谁懂鹧鸪声声啼
□关全
潮州有一句俗语,叫作“一个山头一只鹧鸪”。意谓鹧鸪的生活习性有离群及各占山头索居的特点。
中华鹧鸪,又称中国鹧鸪、越雉,民间俗称鹧鸪。鹧鸪,是中国南方的传统狩猎鸟。鹧鸪属鸡形目、雉科。上背、下体及两翼有醒目的白点,背和尾具白色横斑。头黑,带栗色眉纹,一宽阔的白色条带由眼下至耳羽、颏及喉白色。
鹧鸪生活在低山间干燥的山谷内及丘陵的岩坡和砂坡上,多在灌丛、草地、荒山等环境中,它们不在高山上,不在森林中,也很少见于空旷的原野。清晨和黄昏时常在山谷间觅食,晚上在草丛或灌木丛中过夜,而且还常常更换夜栖的地点。鹧鸪为杂食性,主要以蚱蜢、蝗虫、蟋蟀、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各种草木的嫩芽、叶、浆果和种子等。江南民谚云∶“家有竹鸡(鹧鸪)啼,白蚁化为泥”,说的是鹧鸪好食蚁及壁虱的特点。
鹧鸪不善于结群,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其脚爪强健,善于在地上行走,虽不常飞行,但飞行速度很快。它们的警惕性极高,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极难发现。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这一点与其他鸟类不同。鹧鸪具有十分善斗的性格,是一个为了保护巢区而表现得很强悍的种类,这种对巢区的保护,使营巢的鸟类有较均匀的分布,保证了繁殖期中的成鸟和雏鸟都有充足的食物供应。由此可见潮州俗语“一个山头一只鹧鸪”概括之精当。
古书载∶鹧鸪生江南。行似母鸡,鸣声如叫“钩格磔”。今江西、闽广、蜀夔州郡皆有之。形似母鸡,头如鹑,臆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有毛。明代医圣李时珍曰∶“鹧鸪性畏霜露,早晚稀出,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其性好洁,猎人因以竿粘之,诱取。南人专以炙食充庖,云肉白而脆,味胜鸡、雉。”
《南唐书》中记载∶“丞相冯延已,苦脑痛不已。太医吴廷绍曰∶公多食山鸡、鹧鸪,其毒发也。投以甘豆汤而愈。此物多食乌头、半夏苗,故以此解其毒尔。”
另一本书中记载∶“杨立之通判广州,归楚州。因多食鹧鸪,遂病咽喉间生痈,溃而脓血不止,寝食俱废。医者束手。适杨吉老赴郡,邀诊之,曰∶但先啖生姜片一斤,乃可投药。初食觉甘香,至半斤觉稍宽,尽一斤始觉辛辣,粥食入口,了无滞碍。此鸟好啖半夏,久而毒发耳,故以姜制之也。”
对于上述二桩事象,有一本古书《日华》给出的说法是∶“鹧鸪有微毒,不可与竹笋同食,令人小腹胀。或言此鸟,天地之神每月取一只飨至尊,所以自死者不可食。”
明代的李时珍则颇有辩证观点,他针对这两则医案评论说:“观此二说,则鹧鸪多食,亦有微毒矣;而其功用又能解毒解蛊,功过不相掩也。凡鸟兽自死者,皆有毒,不可食,为其受厉气也,何独鹧鸪即神取飨帝乎?鄙哉其言也!”
鹧鸪,潮州人称之为“芒卿(鸟)”,常以这浸泡药酒,有一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好了风气,害了芒卿”,此话说来甚有道理,它点赞了鹧鸪酒对治疗风湿、腰痛等症的显著效果。
李时珍指出的民间谓鹧鸪叫声为“行不得哥也”。在宋代词人辛弃疾等人的词作中,就有“鹧鸪声声啼”,“行不得也哥哥”一类句子。
晚唐诗人郑谷,曾写过一首咏鹧鸪的诗。诗云:“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其实,郑诗人并非单为写鹧鸪而咏此诗,鹧鸪之声越发凄厉,景象越发幽冷,那些在江边踽踽独行的游子的形象自然更为突出,从而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这才是诗旨所在。清代金圣叹以为末句“深得比兴之妙”,这是很有见地的。诗人紧紧把握住人和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系,咏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难怪世人誉之为“警绝”,郑谷也博得“郑鹧鸪”的雅号,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逸话。可见这首鹧鸪诗是如何传诵于当时了。
新闻推荐
招牌推荐冻红花蟹▲“打冷”吃法,精选1公斤左右的花蟹,每日新鲜送到餐厅,蒸熟取出后晾凉再冰镇,上桌前斩件,佐以姜丝黑醋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