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是爱 拍是惜
潮州方言有句俗语“骂是爱、拍是惜”,拍即打,惜,意为怜爱。可能觉得用词太凶,又骂又打,还说是爱,于理不合吧,所以,未见民俗工作者把它捞撬出来分析,生活中也没人再运用。
这俗语指的是教育孩子。
小孩不懂规矩,又调皮,难免做出些违规错事,这就需要长辈进行教导,“子不教,父之过”,不教就是父母的过错。
教育人,用骂和拍,应该多指对待小孩。一位母亲在骂儿女,如果你在现场,听到的大概是“你这鬼精仔,怎好这样四散来?!”或者“你这刺流仔,怎好猴棱爬刺”之类,开头这“鬼精仔、刺流仔”当然就是骂人之用词,后面的内容,往往被听者忽略,留下个结论是“某人又在骂仔”!至于拍(打),拿一根小竹棍,打几下屁股或脚腿也是常见的。
潮俗云:“细无熨,饲大熨出骨”。就是说教育要从小就抓紧,不然,孩子的坏习惯不改,长大了成了性格的一部分,要让他改,就得伤筋动骨,代价太大了。
“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是先辈总结的育儿经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当下,尤其在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似乎见不到严父了,流行的倒是小皇帝一词。
爱子女,谁不爱?但怎么爱,真是一个大问题,一味溺爱纵容,后果总非喜剧。
府城北堤,风月无边,现在修整得像花园一样,加上那美轮美奂的亲水栈道,最是市民工余悠闲放松的理想去处。尤其夏夜,前来散步乘凉的人很多。这种环境,适合从容慢步,也宜轻声细语。我也去过几次,很为潮州市民高兴有这么个悠闲胜地。
但总有杂音扰耳,破坏那宁静安详,就是有人带小孩子前来。小孩当然可以来,应该来,但来这里享受什么?他们在堤上奔跑、追逐、喊叫,在人流中横冲直撞,险象环生。不是我虚张声势,一点也不夸张,常常会碰到行人,一些年纪大的老人家,吓得都不敢前行了。小孩来来回回追逐,精力旺盛,他们的父母(对不起,我见到的都是年轻父母)却自顾自,根本不管撒野的儿女。
为什么不制止?为什么不教孩子:这里不是运动场、游乐场?
孩子好动,这是天性,应该去运动场,或者北堤上行人稀少的白天,你可来尽情奔跑!
看吧看吧,真的一位老奶奶被小女孩撞个正面,若非老伴眼明手快扶住,只怕会出事。
其母亲出面了,见老奶奶平安,就说一句“无事就好,无事就好”。对女儿,无爱无惜,即无骂无拍也!
无语。
所谓骂和拍,上面举的例,鬼精仔刺流仔的用词,实在虚张声势。后面那句“勿四散来”和“别猴棱爬刺”才是核心,让孩子从小懂得规矩,爱心满满的啊!
打孩子,更显示着爱意。怎么摆出凶势,高高扬起,轻轻落下,打了,绝不伤筋动骨。打哪里?手心、屁股。
有一回,陈平原教授来潮州讲学,过后,我与黄挺教授、曾楚楠专家应邀与他便宴。席间,楚楠兄说个小故事,说他初见饶宗颐教授,惊异于饶公记性之好,问他怎能做到,饶公说:因为小时候被老师拍手底拍出来的。
拍手底,潮方言,即打手心。旧时,小学老师对不听话或违规学生的惩罚,可以留堂,面壁思过,也可以用藤条打手心。这打手心,很痛,但不伤及筋骨。
新中国,新教育,再没这种惩罚了。近来网上有人重提,不知教育部门如何回应。
打手心打出饶公的好记性,这自然是饶公在开玩笑,但骨子里要让你明白的是,从小就要有规矩,有严格要求。
咱饶平县的余作强兄是我尊敬的朋友、诗人,他有一篇文章,写他小时候,唔晓神唔晓鬼,身上有几文钱,在墟上见人在地摊上摆赌具赌博,好玩,就凑上去赌一回,没想赌中了,赢回一把钱,高高兴兴回家示于双亲,却被父亲痛打一顿,他说打到“着肉痛”,从此知道赌博是千万不可的坏事,终于使自己健康成长为一位于人民有用之材,是好丈夫、好父亲。
我绝不提倡把打作为教育的手段,但希望以培养人格为第一任务的教育家们想出个办法来,让孩子们从小就知廉耻、识礼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既然出发点是爱是惜,那么不用骂不用拍,另想一种或若干种有效的方法总是必须的。
我相信教育家们的智慧和责任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枫溪警方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快速破获“10·29”入室盗窃陶瓷颜料案件,追回被盗总价值约9万元的陶瓷颜料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