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征文作品选登三饶,我的忧患之地
□黄超鹏
读过一篇汕头作家的文章,将我的家乡三饶比作“幽幻之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三饶人,我觉得他的描述流于表象,不尽准确。
小时候,从我能记事时起,我从父辈们口中得知关于三饶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它曾经是饶平的老县城所在,县治史长达475年,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可惜在1953年1月县城迁往黄冈镇后,三饶的经济和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那时,村里的大人们聚在一起喝功夫茶聊天,谈到一前一后的落差,铮铮铁骨的潮汕硬汉瞬间化身成为令人讨厌的祥林嫂——不是絮絮叨叨地回忆旧日时光,就是张牙舞爪地假设畅想:要是县城没有搬走的话,我们就如何如何……刺鼻的烟气与蒸腾水气弥漫间,我曾恍惚以为,是一群白头宫女在抱怨唐玄宗的薄情。
等到上学后也一样,校园里随处可见地充斥着不安与焦虑。老师们头顶着“第一中学”的陈旧招牌,一边不时发出“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一边想尽法子申请调到山外边的世界去。县城“第一”的名号形同虚实,能争第一的学生早已跑到县城的重点中学和潮州的名校就读。有能力逃离的人想出去,没机会的人早早地放弃,故事的结局仿佛早已注定。我们越不争气,内心便会愈发忧虑。
我工作后,还是毫无例外地感觉有种无形压力如影随形。三饶妇女们教育子女的方法似乎都如出一辙:女孩子长大嫁人,要当个好媳妇,任劳任怨,三从四德,当好男人背后坚实的后盾;男孩子要刻苦耐劳,敢拼敢闯,凭借智慧与干劲和无尽的冒险精神,打拼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家当。男人要炼钢,要顶得住万千压力。但当你小有成就,母亲会告诉你隔壁家的谁又赚了多少个亿;而女人得化水,懂得包容隐忍,还得学会绕指柔。但当你自以为踏入“合格线”,母亲会猛然告诉你隔壁家的媳妇又生了二孩。
那位汕头作家记忆中,三饶与灯火幽幻的城隍庙,和自己差点被父母送到三饶当养子的遭遇画上等号,因此他称三饶为“幽幻之城”。我的记忆中,三饶则是与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的年少记忆扯上关系,折射出一些“忧患”的影像。想必不管我如何细述,终会有其他三饶人跳出来说,你说的不对。毕竟一千个读者读《红楼梦》,脑子里就会有一千个贾宝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心中那个宝玉才是最贴近曹雪芹笔下那个。
不过,如果一定要我想一个别人无法吹毛求疵的词,来形容我心目中的三饶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个词,就叫做——家乡。
编者按
本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码。
统筹/易芝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确保顺利通过省文明办年度考核测评检查组对饶平县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的考核验收,提前做好工作部署,10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