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文:竹编灯笼照亮人生路
本报记者丁玫
“灯笼高挂,民富国强。”灯笼,在我国有着悠远的历史。据记载,自西汉时期,每年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逐渐成为中国人喜庆的象征,挂灯笼的习俗流传至今。
竹编灯笼是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经过历代扎灯笼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在湘桥区意溪镇坝街路口,有一家灯笼铺,手持毛笔正在认真地为灯笼“变装”的便是谢宏文师傅。
今年60多岁的谢宏文是谢顺兴号灯笼铺竹编灯笼的第三代传承人。据谢宏文介绍,谢顺兴号灯笼铺始祖原居住在枫溪区池湖村。“1939年,父辈为了生计来到意溪镇定居,一直相传延续着这门手艺。”谢宏文从年少便跟着父亲学习这门手艺,耳濡目染家中灯笼制作技艺,成为一名灯笼艺人,至今已有近40年时间。
当时意溪镇有多家灯笼铺,因谢宏文父亲的竹编灯笼做工精细,造型美观,对灯笼字的书写更是有自己的见解,受到当地群众欢迎,一时名声大振。“开元寺进行全面维修时,还找到我父亲为其制作灯笼。现在,开元寺内部分景点还有竹编灯笼装饰。”谢宏文说。
灯笼应该怎么制作?谢宏文现场为记者演示起来。
不论什么形制的灯笼,首先是“扎灯壳”,即制作骨架。谢宏文拿出一个编制好的灯笼壳向记者展示:“骨架制作需要剖竹劈篾,选用粗细均匀、可以弯曲的竹篾搭成框架,长短因灯笼大小而定,衔接的地方则用细线绑紧。”
“第二是糊纸着色。选用上等棉丝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用面粉浆粘在灯壳上。待棉丝纸干透就可以自行设计图案,书法、绘画等都可以在灯笼上一展风采。”谢宏文继续说道,随后在灯笼上涂抹桐油,以棉丝团蘸蘸熟桐油,均匀涂抹,一般为三遍。最后,准备圆本盘一块,正中钉上一只铁钉,用灯泡代替蜡烛,在灯笼两端插入铁丝,铁丝上端伸出灯笼壳,扭个圈,以便提、挂。这样一个灯笼基本就完成了。
其中,“写”是竹编灯笼的重头戏。只见谢宏文提笔蘸了红色油彩,在裹好棉丝纸的灯笼壳上,书写上繁体的“人丁兴旺”。在南方,特别是潮汕地区,因“灯”与“丁”语音相同,丁就是人丁,在灯笼上书写“人丁兴旺”,更有一番寓意。
“写灯笼的师傅要粗通文墨,书法过得去,懂得文字的排版布局,了解各种姓氏灯号,还要有点美术基础,略懂一点颜色的搭配,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谢宏文告诉记者,所谓灯号就是各姓氏创姓之初的封地地名,或是古时先人受到皇帝封赠的官衔,或是对其德行美誉的褒扬,宣扬宗族光荣史是灯笼的一项重要内容。“写灯笼仿佛给了这个灯笼"生命",让它活了起来,灯笼字赋予了灯笼特别的意义。”
每年农历八月开始,购买灯笼的人就多了起来。灯笼的式样繁多,常见的有冬瓜形、圆形,不同造型的灯笼在用法上也有讲究,冬瓜形的是普通人家所用,圆形的一般挂在祠庙门前。“现在制作较多的有字姓灯、新居入伙的祝贺灯、景点的仿古装饰灯等。”谢宏文说,其中还有过年过节期间各种的迎神赛会上,游行阵头前也需有一对大灯笼,灯笼写上“合郡平安”“合乡平安”,寓意平安吉祥。
谢宏文的儿子谢子凌跟在父亲身边学做灯笼,也已有十多年。
“以前每逢传统节日,千家万户都要张挂灯笼,夜幕降临,邻里的小伙伴们都相约提着灯笼结伴夜游。现在,逢有吉庆节日,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大红灯笼高高挂,张灯结彩,大家仍以这种方式,寄托美好的情思和念想。”谢子凌坦言,他决心把父亲坚守了多年的手艺传承下去。
“此前有一家在北京开张的牛肉火锅店,特意到我们家灯笼铺来定做灯笼。大红灯笼就悬挂在店门前,非常亮丽,既传统又特别。”谢子凌说,如今的竹编灯笼不止可寄托情思,表现情怀,还可以作为商铺的名号、注册商标等,用途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他坚信,竹编灯笼绝不会失去作用。“我和父亲会准备探索将竹编灯笼技艺营运到现代装饰工艺中的可能性,展现新的使用价值和艺术魅力。”
新闻推荐
16日下午,潮州古城,义安路宰辅巷,市民黄鸿章走到家对面的一处绿地里,坐在石凳上,闲适地与义安社区居委会干部聊着天。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