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 全方位对接融入大湾区建设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潮文化核心发祥地、文化韵味十足的湘桥区发展潜力无限、前景广阔。为此,湘桥区提出,要认真按照省委全会、市委全会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特建区、以精治区、以融兴区,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贡献湘桥力量。
做好“特”字文章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
充分发挥湘桥作为潮文化核心发祥地的特色优势,加快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城区,全面加强与大湾区“文商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以“绣花功夫”推进义安路、西马路等11个街区的改造提升,加快重点文物保护和古城街巷“微更新”“微改造”,抓好古城智慧交通、智慧停车系统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古城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着力提升千年潮府文化古城的精品度和吸引力。
大力实施“文化+”战略,加强牌坊街和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的规范管理和业态引导,延伸古城区文化旅游产业链。积极引进大湾区先进经营模式和资金资源,实施一批工艺美术文化与科技、经济融合重点项目,推动木雕、潮绣、麦秆画等传统工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潮文化元素更好融入陶瓷、服装、食品等特色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中国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园、世界潮人文旅项目、韩江新城半岛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运用系统思维实施韩江东岸片区、意溪九郎山片区、南春片区、北关片区等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提升城市文化质感和文明程度,打造“湾+带”重要文旅目的地。发挥好革命老区的优势,扎实推进西湖街道刘察巷李春涛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和改造升级,深入挖掘开发特色乡村红色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线路,着力打造承载大湾区潮人乡愁和回忆的宜业宜居宜游特色城区。
做好“精”字文章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坚持把精细文化和精品意识融入到规则对接、标准衔接和环境提升上,以内涵式发展增强湘桥的美誉度和竞争力。
要精细对标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高标准,聚焦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促进产业链与政策链、人才链、金融链、信息链的高效融合,推动引才、引智、引商、引资联动发展。
坚持“破”“立”“降”并举,深入推进“放管服”“数字政府”等改革,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广实行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逐步构建与大湾区相协调、与国际相接轨的市场管理体系。
要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努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同时,要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例,不断释放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
做好“融”字文章以更加开放姿态推动区域开放合作
充分发挥华侨和在外潮人众多的资源优势,依托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香港潮州市湘桥区同乡会、湘桥区海外联谊会等平台,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进一步打响“回潮·团圆”等对接交流活动品牌,不断加深与粤港澳大湾区乡贤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潮人招潮商”“潮文化海外行”等系列活动,提升港澳同胞对祖国和家乡的归属感,吸引潮人回乡投资、创业、旅游。
发挥中山对口帮扶合作的推动作用,主动承接大湾区优质资源溢出和优质产业项目转移,深化与大湾区金融、法律、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的对接合作,着力做大做优实体经济。
突出科技创新的对接合作,积极推动与大湾区科研设备、学术成果等创新要素的互通流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管理和技术,抓实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积极组织参加大湾区各类展会,借助港澳的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扩大在港澳的营销网络,更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外贸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根据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为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深刻检视问题,市委市政府班子及成员从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