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中学郭楚蓉躬耕杏坛23载甘为人梯,师生们中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 有难题找郭妈妈郭老师
本报记者詹妙蓉
她是耕耘教坛二十三载的语文教师,也是孩子们口中亲切慈爱的“郭妈妈”,甘为青年教师人梯的“郭老师”;她,就是“2019年感动潮州十大最美教师”获奖者之一,城西中学教师郭楚蓉。
学生成长“引路人”
1996年,大学毕业的郭楚蓉来到城西中学任教。当时,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差,生源较复杂,校内仅有一座低矮简陋的教学楼,长满杂草的泥土地便是学生操场……尽管眼前的一幕让怀揣理想的郭楚蓉有些气馁,但看到孩子们的淳朴笑脸和求知眼神,她暗下决心:“要克服眼前困难,用心用情教学育人,帮助孩子们蜕变。”
郭楚蓉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23年教学生涯,2000多名学生,她在三尺讲台上勤奋耕耘、严谨治学,从一名师范毕业生成为该校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作为骨干教师,郭老师不断学习钻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有情趣的语文课堂,摸索出一套“重积累、打基础、强能力”的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时常在思考:“初三课业繁重枯燥,如何让学生既掌握知识点,又让语文课充满趣味性呢?”
在初三语文课堂上,郭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先读懂文本内容,再结合文本答题,而非将答题技巧生搬硬套;她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留意细节,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拒绝“贴标签式”、素材堆积型的作文;她经常为学生撰写“下水文”,根据学生作文的命题或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动笔写作,颇有示范意义……
“老师就像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方式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习惯。”郭老师说,她经常向学生分享她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如父母关爱子女的细节、搀扶路边摔倒者等话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得益于这种启发式教学,在一次《令我感动的瞬间》命题写作中,有一名学生写下自己在横过马路时,小轿车司机主动停车、礼让斑马线的瞬间,该学生观察细致、情感饱满,获得不少老师及家长的好评。
在城西中学,孩子们喜欢喊她作“郭妈妈”。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郭老师坚持“教出于爱,爱寓于教”的原则,以敏锐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严、实、细、爱”的教育。她认识到转化后进生、帮助学困生的重大意义,并用“理解尊重”“宽严结合”“强化优点”等方法帮助他们,指导他们树立自信、正视自我、战胜困难,使他们朝着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方向发展。“一味严厉地教育是不可取的,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叩开他们的心扉。”郭老师回忆道,曾经有一名女学生无心向学、行为叛逆,对老师及同学态度冷漠,她经常单独找这名女学生谈心,有时聊到傍晚7点多并送她回家。郭老师的关怀让女学生获得尊重、备感温暖,直到初中毕业后,女学生还经常登门拜访这位“郭妈妈”。
甘为人梯“传帮带”
“比赛前请郭老师指导一下”“这篇文章请郭妈妈帮忙修改”……在城西中学,“有难题找郭老师”似乎成了不少师生的习惯,郭老师也乐此不疲,倾心指导每一位即将走上赛场的同事和学生。
“教育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郭老师说,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就在青年教师身上。作为该校的语文教研组长,郭老师的课堂向全校语文老师开放,她总把自己多年摸索到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加快成长。正是郭老师无私的付出,曾经教学工作生涩的新教师们逐步成长为该校的教学主力军,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当人们把鲜花和掌声送给这位“幕后英雄”时,郭老师却笑着说:“我只是尽了一名"老"教师的本分。”
躬耕教育一线二十三载,郭老师收获累累硕果。近年来,她被评选为市“优秀教师”“名班主任”、湘桥区“优秀班主任”“名班主任”“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名教师”“名优教师”;2015年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潮汕星河奖辉勇师表奖”,今年荣获“感动潮州最美教师”称号。
采访中,城西中学副校长谢纯感慨道:“郭老师是我校一位难得的好教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担当有为;她的教学方法有较好的建设性和前瞻性,是我校语文学科带头人,对全区乃至全市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起到"领头羊"作用。”
在刚刚落幕的全市教育大会暨2019年“尊师重教”颁奖大会上,郭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说道:“要做一名有教育情怀、有温度的人民教师,方能追寻教育的真谛,引领学生达到理想的彼岸;要坚持甘为人梯、不求回报的精神,才能将教育之美和教育之善推向极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作为全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单位,湘桥区自去年12月以来,积极整合资源,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盘活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