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溪中心小学教师刘文淑 扎根乡村小学 书写无悔青春
本报记者吴冰
6年来,她坚守乡村基层教育,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只为那讲台下渴望获取知识的一双双眼神。湘桥区意溪中心小学80后教师刘文淑,用她的实际行动默默书写着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并收获丰硕果实,尽享桃李芬芳。
德育树人
立德育人建新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参加工作以来,刘文淑老师一直在该校担任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上,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注重正面教育诱导,采取鲜活的教育方法,帮助培育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全面认识并分析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在她的带领下,班级班风良好,连年被学校评为“文明班”,所带班级2015年度被湘桥区文明办、区教育局评为“文明小天使”先进集体,2018年度被区教育局评为“湘桥区中小学先进班集体”。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该校在多方支持下,决定成立潮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刘杰工作室·刘文淑工作坊,由于刘文淑出色的班主任工作实绩,学校班子一致决定由她担任工作坊主持人。
送夫支教
国家情怀乐奉献
2018年,对刘文淑来老师说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广东省印发了《关于做好援藏援疆教师支教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8年秋季开学起,选派优秀教师赴西藏、新疆支教,当时,潮州市需要选派一名美术老师去援疆,她的丈夫卢镇海教师当即主动报了名。
可是,丈夫的这一举动却遭到了家中长辈和亲朋好友的极力反对。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夫妻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典型的“4+2+1”家庭结构,如今家中“唯一”的“壮丁”决定离家远行,双方家庭的重担将全部压在刘文淑一人肩上。万一长辈生病怎么办?万一小孩生病怎么办?援疆两年,她一个女子怎么能兼顾如此家庭重担与繁忙的工作?……
可是,身为党员教师的她,深知援疆支教的意义深远,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毅然决定以一己之力担起家庭重任,全力支持丈夫远赴新疆支教。为了让远在新疆的丈夫能安心支教,她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多少次彻夜照顾生病哭闹的孩子,第二天仍坚持按时上班;逢年过节,她忍住心酸笑着安抚长辈,给他们讲丈夫在新疆的故事……无论她承受着多少心酸苦楚,她给丈夫的留言永远都是——“家中一切安好,安心工作,我永远支持你。”
勤学促教
做好“传、帮、带”工作
时代在不断发展,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掌握全面的知识,并要用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学态度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刘文淑老师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与资源,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吸收新的教学方法。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她同时十分注重教学研究,并积极反思教学工作,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不断的学习,她报送的课例《圆的面积公式及简单应用》被评为潮州市“优课”;设计的微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均获得粤东微课比赛二等奖和湘桥区微课比赛二等奖;撰写的论文《做生活中的“百分控”》获潮州市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及湘桥区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
作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刘文淑还经常为了帮助评职称的老师检查修改评审资料而主动加班到深夜;协助管理全镇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确保全体在职教师都能完成培训任务;每学期的开学、结业前后,她都提前到校协助安排学校教师的任课功课表、整理档案资料……身兼数职,工作任劳任怨,得到不少教师的高度评价。
转眼间,刘文淑老师已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现在对教学工作的游刃有余,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虽没有惊人的成绩,但凭着对工作的那份热忱,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作为全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单位,湘桥区自去年12月以来,积极整合资源,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盘活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