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农业加工企业转型新能源,这个不想被称为“富二代”的创二代只给自己打了及格 父亲的交班过程就是一场场考试
羊城晚报联合广东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广州工业经济联合会、广州市企业联合会、广州市企业家协会深入调研,推出《经济新动能民企新力量 创二代来啦!》,欢迎垂注!
策划:吴江 统筹:孙晶 李卉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晶 陈泽云
图/陈泽云
21岁回国进入家族企业就面临集团的整体转型,从传统的鳗鱼养殖加工到进入新能源产业,黄锋伟的接班之路是父亲给予的重重考验。“我最不喜欢被称为富二代,我们都是创二代,而且要超越上一代这座大山,我们这一代的压力都很大。” 黄锋伟谦虚地对羊城晚报记者说,“做不到的事情我不敢说,说到接班,我给自己目前只能打60分,还要努力。”
A、父辈靠灵敏嗅觉 和吃苦精神创业
黄锋伟的父亲黄金松是新华海集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改革开放之初,正值他的青年时代。可以说,是改革开放造就了黄金松这一代企业家,他们有着共同的优点:有着敏锐的嗅觉,对创业有着过人的胆识,对事业有着超出常人的吃苦精神。
当周边的人还在农田耕作,黄金松已经迫切地有了要做生意的想法,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靠自己做建筑工积累的一点资金开始,他选择从事鳗鱼养殖和加工出口产业,每天工作到深夜,从来没有休息日。黄金松还自学了水产养殖知识,从一个小作坊一步步做成当地的知名的养殖专门户。
“烤鳗鱼是出口日本的适销商品,那时候,光日本市场的需求量就很大。可以说,我们是靠一条鳗鱼起家的,公司的原始积累也是鳗鱼养殖和加工所获得的利润。” 谈到父辈的影响,黄锋伟深有感触地说:“父辈的吃苦耐劳精神给我了很大的影响。后来跟着父亲进入商海,从这个意义上说,父亲与我的关系不只是父子,也是师徒。我在商界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父辈的积极影响。”
B、企业转型 就是我接班的大考
商海变化,也让黄锋伟经历了人生的第一场大考。
鳗鱼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养殖成本因受环境污染的影响急剧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加上受日本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影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鳗鱼养殖和加工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时的黄锋伟刚刚21岁,从新西兰回国就遇到家族企业的大变革。“公司决定要转型新能源,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要去北部山区做天然气的项目,那个时候三个人一起扎根在山里搞项目建设,一切要从零开始学起,很苦,也很有挑战。” 黄锋伟回忆起当初投入公司转型的经历,很感激那段时光的赠予。虽然他回来的头衔已经是副总经理,但是父亲给的工作全部要从低做起,从头学起,挂的是副总的头衔,干的实际上是学徒的工作。
“我弟弟能吃苦,很有责任感,那时到山里开发项目,条件很艰苦。我们这些孩子都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公司实现转型,这是家族企业的责任。” 黄锋伟的大姐黄楠铮这样评价弟弟。
“新华海集团的发展变化,是在一代与二代的交接和磨合中实现的。市场本身千变万化,发展的机遇要靠我们去把握。这就需要两代人的经验和智慧的融合。” 黄锋伟这样总结。
随着新华海逐步确立新的方向,包括在潮州北片山区建立油茶种植基地,发展油茶种植加工产业;与世界500强的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天然气经营项目,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拓展深度合作关系,发展风能发电能源产业,都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使得公司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了巨大增长。
“我和姐姐这一代进入公司决策核心层之后,公司的经营方向和转型升级都有了一些新的举措。” 黄锋伟坦言,13年来,父亲逐步向下一代交班的过程, 其实都是一场场考试,让我们全力以赴,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C、创一代与创二代 有差异没“代沟”
在接班家族企业的13年考验当中,黄锋伟并没有与父亲有很大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反而更多的是默契。
“父辈与我们之间,对企业发展的思路自然会有一些差异。但不至于产生人们所说的那种‘代沟’。我们两代人的共同语言较多,磨合得也比较默契。” 黄锋伟举例说道,父辈在过去经营中有过一些教训,比如考虑新项目投资相对会谨慎些;我们新一代对市场经济的规则了解多一些,冲动一些,眼光前卫一些;这都不足为怪。“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十分重要。从现状看,我们两代人的互补性比较强,不存在矛盾和冲突的问题。”
当然,家族式民营企业的“短板”不回避,更不必否认。许多家族式民营企业,都面临转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
“我们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重点是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彻底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规避各种投资风险,实现稳中求进。” 黄锋伟低头搓着手,思考了一阵说:“我认为,企业的发展应该要做到不图‘一锤子买卖’的短期效益,保持发展的韧性,留足发展的潜力和回旋余地,立足长远发展。尤其是要做好企业并购、权利让渡、实现资本市场内在化、增长规模效益等一系列问题。”
D、不喜欢被称“富二代” 最想做好创二代
接手家族企业,对企业和自己的未来都有着慎密的思考。不过,黄锋伟最不喜欢就是被称为“富二代”。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喜欢使用‘富二代’这个时髦词来称呼我们这些新生代的企业家。说实在,我是很反感的。” 黄锋伟说,新生代企业家不是躺在父亲创下的基业上睡大觉的人,更不是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新生代企业家与父辈企业家相比,具有学历高、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的优势。新生代企业家更有活力、更有智力、更有创造力。我自己的想法是,我要做“创二代”,不做“富二代”。
“创二代”要“创”什么?黄锋伟的答案是:“创”,就是八种创新,即:创新发展思路、创新转型方式、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制度模式、创新竞争机制、创新资本运营、创新用人方略、创新应变方法。
他还进一步总结:企业要实现这八种创新,还必须做到八个提升,即提升自身战略决策定力、提升韧性发展质量、提升把握机遇能力、提升运用政策水平、提升管理思维能力、提升自我纾困能力、提升自我调控水平、提升合法竞争技能。
“我现在只能给自己打60分,因为还有很多提升空间需要努力。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不敢说,只有继续努力。” 黄锋伟谦虚地说。
对话
“家族企业传承 重点不在财富”
做企业就要 一步一个脚印
羊城晚报:你觉得你父亲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黄锋伟:我爸是一个很刻苦和勤俭的人,因为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要养起整个家,他工作起来是不分日夜的,他的这种品质对我有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且他从小就会特别注意“仁义礼智信”方面教导我怎么为人处世,让我知道了做企业就要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个是对我影响最大的。
羊城晚报:你回来接班13年了,公司还是沿着天然气这个板块在发展吗?你给公司带来了哪些改变?
黄锋伟:转型新能源板块,应该说这条路子还是走对了,现在这块的营收已经有很大突破。但我想还是不能放弃农业这块,虽然不做鳗鱼养殖和出口了,但农业同样充满前景。我现在也回来主推农业板块,我们选择种植油茶,经过了几年的投入和培育,预计今年就可以出产量了,之后我们会建立自己的茶籽油品牌,同时对茶籽的系列产品进行综合性开发。
另外,除了在业务上更多元化,内部管理体制我也做了一些提升。上一辈,他们做生意有时候比较不够规范,有些投资也打了水漂,遗留一些问题。现在我们更强调风控和内控,希望企业运行更加稳妥规范。
太多元并不好
不懂的东西不做
羊城晚报:你作为年轻的85后,就没有想过往房地产或者其他高利润的领域发展吗?
黄锋伟: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简单一点,太多元化也不好,因为我们在潮州这个地方,还是要依托潮州当地的人才资源、产业资源,我们潮汕人都是比较务实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完全不懂的东西我不会去投,比如说房地产,我觉得房子建了又卖了,虽然赚钱了,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倒不如实实在在发展新能源和农业。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要注意哪些问题?
黄锋伟:像我们家,除了我之外,我姐姐也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我们姐弟分工比较明确,大家都在共同为这家的发展出力,父亲没有说这个企业一定就是谁的,而是谁更适合做哪一块,就让谁去做。我觉得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传承的不是财富,不是说简单的分钱就可以的,而是要做好分工,让每个人都可以各司其职,大家拧成一根绳,齐心协力把企业做起来。
新闻推荐
潮州市推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 去年全市使用回用水约11.6万吨
本报讯(记者曾晓纯)昨天下午,潮州市召开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推进会,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