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传诵两行诗
春末夏初,跟几位朋友相约:趁此春气未尽、暑气未达之时,到我们的邻居福建省平和县去走走、散散心。选择平和县的原因,是因为宁莞高速通车之后,我们可从潮州直抵平和,两小时车程。反正是闲游,可赏一路风光。
阿三是个年轻的老司机,驶得平稳,我们坐得舒适。我忽然想到这是我第二次去平和了,上次也是农历五月,但已是40年前了。
那次走的是饶平北部入平和的山区公路,感觉是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曲折、上坡下岭的沙土公路中颠簸,从早晨直到近午,都在万绿丛中飞旋。视觉有些疲劳,突然,前面路旁闪出一团耀眼的白色,车中谁喊了一声:“看,前面那丛油桐花的地方,就是钟骞大队!
油桐花,洁白晶莹的油桐花,在万绿丛中显得那么耀眼,它高高地矗立在以革命烈士、中共闽粤赣边委秘书长兼《前驱》报社长钟骞的名字命名的村口。今日此行,我们是陪同潮安县文化局吴士衡局长专程前来探寻钟骞烈士墓的。钟骞烈士30年代中后期,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在潮安庵埠、鹳巢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吴局长是他的学生,是在他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的。
我们在油桐花不远处下车,来到一户人家门口,主人从屋里迎了出来,他叫黄柯,一位约60岁的农民,1944年,钟骞同志病逝前那段日子,黄柯一直和他在一起。他把我们引进屋里,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老钟是1942年到我们后坪村来的。那时,由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合作抗日,到处搜捕共产党人,闽南党组织转入山区进行“生产隐蔽”,环境非常困难,生活十分艰苦。老钟因积劳成疾,患肺病倒在本县大湖村,组织决定让他到我们这里来治病。我们几个人,就用晒烟叶用的竹板把他抬来。”
“老钟到了后坪村,高大的身躯只剩下一副骨架了。但他仍在病榻上不断宣传革命道理,鼓励同志们坚持斗争,渡过难关。瘦削的躯体里,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来看病的医生不知他是当地共产党的领导人,每次上门来总看他手不释卷工作,觉得这么劳累于病不利,下次就带来一本小说让他消遣。但医生一走,他立即又拿出文件、报纸来。”
老钟是1944年5月31日逝世的。逝世前夕、病重期间,上级曾要他到延安治疗,他怕加重组织负担,谢绝了。
“老钟可是有钱人家出身的啊,还是一名大学生。”黄柯动情地说。
是的,钟骞同志出生于潮安县意溪镇一户有钱人家,他完全可以过着安逸优裕的生活。但他从小在出身婢女的母亲教育下,同情劳动人民,痛恨剥削阶级。1936年在中山大学文学院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一条艰苦而光辉的道路。从那时起,到逝世为止,8年间,他大部分时间坚持在闽南山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大湖村时,他与另外二位同志,三人共用一条外裤。
黄柯把我们带上钟骞烈士住过的小阁楼,大约七平米,我们轻轻来回走动,想能否发现烈士的遗迹遗物,就问黄柯:“老钟可有留下什么东西?”
黄柯说:“一块旧手表。”想了想又说:“还念了二句诗,我们村里人都还记得:思亲泪尽韩江水,报党心悲命如丝。”
告别黄柯,我们到县城瞻仰了钟骞烈士墓。心中想道:能说钟骞烈士只留下一块旧表和两行诗么?在后辈人心中,留下的是宝贵的革命精神,人民永远会记住他,这个后坪村不是命名为钟骞大队吗?(那是人民公社年代的产物,现在,应该叫钟骞乡了吧?)
就在这第二次平和之行前夕,我读到钟骞的堂兄弟,也是一位革命老人钟声的《悼钟骞烈士》的诗:“袒胸露臂树红旗,沥胆披肝志不移。鹏举壮怀最激烈,《前驱》抗敌敢坚持。思亲泪尽韩江水,报党心悲命如丝。不愧书生一铁骨,口碑传诵两行诗。”
我们的汽车在五月明丽阳光下的宁莞高速公路上飞驰,眼前的两旁青山向后退去,远方的蓝天白云迎面飞来。40年前首进平和,道路曲曲弯弯,40年后二进平和,道路笔直平坦,我们前进的道路,是革命先辈们从弯曲引向笔直的。我们当永远记住烈士的功绩,永远不忘初心。用青山绿水、金山银水,告慰烈士的英灵。
新闻推荐
潮州市领导到饶平县调研脱贫攻坚等工作 整合土地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本报讯(记者袁晓金)日前,副市长胡鹏带队到饶平县浮山镇石壁村调研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创建工作。胡鹏一行察看了石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