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木塔 :张掖地标
林余峦
“金武威,银张掖”。民间有歌谣曰:“张掖有个木塔寺,离天只有八九尺。”位于张掖城内县府街路西的万寿木塔,原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有山门、殿堂、佛塔、藏金楼、僧舍等,现仅存建于中轴线上的木塔和藏金楼。
南方多石塔,这北方木塔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木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基平面呈正八边形,单边长4.2米,建于高1.5米,边长20.3米的正方形台基上。塔基房对边宽15.1米,塔身共9层,1至7层为砖砌,8、9层为木构。塔面宽与高度自下而上逐层缩小,各层壁门窗或设假门窗,门上砖雕仿木结构斗拱,门边镌刻楹联。1层东门横额“登极九天”,西门横额:“入三摩地”,檐下雕刻十二生肖图。
好一座木塔!高32.8米,塔顶呈八角伞形。每层的8个角都有一个用木雕成的口含宝珠的龙头。塔内设有楼梯,可供登高。最上层原有古钟一口,声闻数十里。“木塔疏钟”为甘州八景之一。木塔造型优美,结构精巧。它创建于北周(557-581年),隋开皇二年(582年)重建,后经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敕尉迟敬德监修(就是督造潮州开元寺的那一位将军)。明清均有补修,其建筑技巧集木工、铁工、画师技法于一体。
万寿寺木塔原有15层高,后经多次维修,改为9层。据导游介绍说,最早的木塔,塔心下面有一地窖,地窖中心直立一根铁柱,下接铁座,上承塔顶。人站在地窖铁座上,用力扳动铁柱,就可使全塔旋转。明代时仍为木质结构塔,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头拱,大梁立柱联结,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
木塔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别具一格,体现了我国独特的楼阁建筑艺术特点。每当风清日丽之时,雀鸟围翔,铃铎叮当,登塔凭眺,其乐何极!万寿木塔是张掖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性建筑。塔联写得好:“宝寺犹云中世界,高塔如静里乾坤”。
新闻推荐
加强交流促进合作 扩大外贸进出口份额 市经贸代表团访问泰国、越南
本报讯(记者黄鸿华)广东省商务厅、泰国中华总商会、泰国华人青年商会共同承办的“2019中国(广东)-泰国经贸合作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