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铁路”终点站遗址意溪站已被潮州市定为文保单位,起点站遗址仍湮没在荒草丛中,坊间人士为此积极奔走 呼吁“潮汕铁路”起点站遗址 列入汕头文保名录

羊城地方版 2019-05-16 13:02

位于汕头火车路18号的潮汕铁路公司汕头站遗址,如今仍依稀可见当年的气派和精美工艺

周围长满葱茏树木的骑楼式建筑,便是潮汕铁路公司汕头站的遗址了

陈郴老伯拿着自己收集到的潮汕铁路相关历史资料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为迎接更多动车进城,让市民旅客有更方便快捷、优美舒适的铁路出行环境,位于泰山南路的汕头火车站从15日开始,正式进入了站台改造施工阶段。

然而,就在许多当地市民感叹汕头火车站越来越“高大上”的同时,也有部分市民正在为另一座湮没在历史云烟和现实荒草丛中的汕头火车站,积极奔走呼吁——他们希望汕头有关文物保护单位能够高度重视该处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并积极采取必要的抢救性保护措施,甚至是与潮州市同步,将该处遗址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这处位于汕头火车路18号的“潮汕铁路”公司汕头站遗址,距离现火车站大约10公里开外,原是汕头最早的火车站,也是中国首条由华侨出资兴办的铁路——潮汕铁路的起点站,在113年前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潮汕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遗址仅剩残垣颓瓦

在众多呼吁要将“潮汕铁路”起点站遗址列为文保单位的市民中,尤以多年来十分关注潮汕历史文物保护的汕头市澄海区的陈郴老伯最为热心积极。

为更好地了解“潮汕铁路”背后的历史,羊城晚报记者日前还专程前往陈郴老伯位于澄海区的住所,对他进行了采访。而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陈郴老伯一家竟然还与这条铁路有着不小的渊源。

据陈郴老伯介绍,20世纪初,在“收回利权”“实业救国”等思想的影响下,爱国华侨纷纷回国兴办企业。1903年,梅县松口的南洋侨商张煜南呈请修建潮汕铁路,获清政府批准后集股商办此路。

同年12月,潮汕铁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04年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投入300余万银元、历时两年建成后通车,沿途在汕头、庵埠、华美、彩塘、鹳巢、浮洋、乌洋、枫溪等地设九个站,全长39公里。后来,潮汕铁路公司在主干线外又加筑了意溪支线,设意溪站,使得铁路全长达到42公里,共有十个站点。

“这条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侨资商办铁路, 见证了爱国华侨实业救国的往事,后来也逐渐成为了沟通汕头、潮州的重要交通线。”陈郴老伯告诉记者,知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据说也曾在前期参与了该铁路的前期勘测工作,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如今我们所讲的“潮汕”一词,正是来自“潮汕铁路”,“当然那时候的‘潮汕’和现在的‘潮汕’一词所包含的地域概念是不一样的。”陈郴老伯补充说。

正因为有了这条潮汕铁路,那时候的潮汕地区才正式踏入了“火车时代”。而潮汕铁路自开通后运转顺利,对韩江中上游和闽赣边区的华侨、侨眷进出汕头,当地的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的繁荣,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潮州更是通过潮汕铁路与汕头港连结,成为海丝重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直到1939年,为了不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运营30余年的潮汕铁路被拆除,原有的路基成了现在的潮汕公路,沿线各火车站也大多改建成了汽车站。在此后的数十年中,潮汕铁路的印记更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被磨灭了,在近年才被找到的终点站遗址意溪站已是破败不堪,而起点站遗址汕头站至今仍湮没在荒草丛中。那些老旧的铁轨,缓缓的列车,响亮的汽笛,早已随岁月渐行渐远,只能蜷缩在不经意的回忆里。

采访中,陈郴老伯还向记者透露,潮汕铁路公司的创始人是他外祖父梁逵卿的姻亲,他的舅母即潮汕铁路公司创始人张氏之后人张佩贞今年已近90岁,目前就居住在广州的番禺。

“我的外祖父梁逵卿曾是潮汕铁路公司董事局秘书,由张氏后人张公垣介绍入职;我的先父陈超明曾任十九路军营长,后任潮汕铁路公司潮州汽车站站长,也是由张公垣介绍入职。”陈郴老伯说,正是有着这样的渊源,他儿时经常跟着司机往返于潮州汽车站及汕头汽车站之间,对潮汕铁路公司旧址十分熟悉。

潮汕铁路印记仍在

说起潮汕铁路的历史,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在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内,就有一块刻有“潮汕铁路”四个大字的石碑以及一盏铁路灯。

但其实,这块石碑只是一个复制品,它的“真身”则藏于潮州庵埠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公园的石碑廊里。据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介绍,此石碑是1980年代初潮汕公路路面拓宽时,有关单位在拆除原潮汕铁路庵埠车站月台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这也是潮汕铁路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实物史料。

尽管实物史料不多,但汕头老市区内却仍然保留有诸多与潮汕铁路和汕头老火车站相关痕迹:在汕头老火车站原址附近,仍保留有“火车路”、“火车桥”等路桥名。

据悉,当地市民俗称的“火车桥”原是潮汕铁路公司为方便行人往来,在火车站前韩江边修建一座连接汕头市区的梭船活动浮桥,至1935年改建为钢木结构桥,并从张氏兄弟(张榕轩、张耀轩)姓名中各取一字,合称“榕耀桥”。后因发生桥面塌陷,1966年汕头市政府对榕耀桥进行改建,1967年建成通车并改名为“解放桥”。而火车路则是迴澜桥以北、解放桥以南的一小段路,沿街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记者日前在汕头火车路走访时看到,如今该路段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火车桥上同样车水马龙,而在火车桥的一侧,汕头市金平区某消防队旁有一处淹没在葱茏树木当中的骑楼式建筑,这便是火车路18号,潮汕铁路汕头站的遗址了。这座外墙遍布青苔,诉说着火车站曾经历的百年沧桑的骑楼,虽已残破不堪,但仍依稀可见当年的气派和精美工艺。

一条曾为潮汕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中国交通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铁路,如今与之相关的种种见证物却几近无迹可寻,甚至慢慢消亡在了许多年轻人的认知中,这让潮汕地区许多热心人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纷纷积极奔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条铁路的历史价值。

其中,潮州籍的青年潮汕文化爱好者许立耿,因其爷爷曾在潮汕铁路公司工作,他近年来几乎跑遍潮汕地区的档案馆、图书馆,并积极联系海内外学者,寻找着潮汕铁路史料的蛛丝马迹。最终,几经周折,许立耿终于找到了被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意溪站旧址,并在和其他热心人士的多番努力下,“潮汕铁路”终点站意溪站旧址于今年4月下旬被潮州市人民政府定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潮汕铁路将海运、铁路和公路运输连成一体,大大促进了汕潮揭和梅州、江西的经济发展,见证了汕头开埠、红头船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光辉历史,是潮汕地区近代历史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红头船精神为代表的潮汕精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佐证,对潮汕历史、红头船精神、汕头开埠文化乃至海上丝绸之路、潮汕抗战史、中囯民办铁路史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希望能够引起各方重视,让遗址得到保护,发挥它的历史价值。”陈郴老伯告诉记者,尽管潮汕铁路并未汇入当时的中国铁路网,但它对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为此,陈郴老伯建议:由汕头城建局等有关单位牵头,在乌桥岛改造工程中,先将火车路18号定为“汕头历史建筑遗址”保护名单;同时,由有关部门组成专家队伍,对潮汕铁路遗址的历史、现状进行详细调研;最后,与潮州市同步,将火车路18号潮汕铁路公司汕头站遗址申报为“文物保护单位” 。

新闻推荐

尺八古音亮相“唐诗之城” 潮籍文化学者李闻海赴古都西安展示尺八艺术,为2022年第八届世界尺八节宣传造势

李闻海在“唐诗之城”主题文化活动上的尺八古音演绎文/图羊城晚报记者王漫琪通讯员砚峰5月10日,2019“唐诗之城”主题活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