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渐见绿意浓
近年来,潮州市不断力推古城区绿化建设,绿化率大幅提高。“转角有绿、深巷有花”,让古城区焕发绿色蓬勃生机。在“古城植绿”活动的影响下,不少居民的绿化意识不断提高,“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已成为古城区不少民居、庭院的美丽风景。近日,记者跟随湘桥区太平街道的工作人员走访了古城民居,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庭院”。
□文/本报记者李欢欢郑媛
□图/本报记者黄春生
爱绿护绿书斋庭园迎客来
日前,我们在太平街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辜厝巷的王宅,探一探里面的“神秘”花园。行走在辜厝巷上,坐落在巷中间的22号门楼,立即吸引住我们的眼球,与其他人家相比,这户人家的院落显得更为大气。从门口进入庭院便觉得豁然开朗,眼前到处是花花草草,数不清的绿意。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这户人家的绿化真美!工作人员闻言说道:“更美的还在后面呢!”果然,我们穿过一层又一层的庭院,在最深的庭院一侧,发现了“绿色宝藏”——杏花村。
杏花村是王宅的书斋庭园,园内遍植各种奇花异木,种类有数十种,均青翠欲滴,有如绿海。一些“高龄”的老树,百年来饱经风霜,如今老树新枝,依旧苍劲挺拔,气度不凡。桑葚树、紫藤、红枫叶、山茶花、兰花……谈起庭院里的花草,该庭园的女主人蔡姨如数家珍,她说这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皆有香有色。
“这座庭院大概有两百年的历史,而这棵槐树一开始就种植在这里,是这里最古老的树了。”蔡姨指着一棵约4米高的槐树介绍说,以前看长辈悉心养护庭园花草,他们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当上了“护花使者”,不仅小心呵护着这些植物,还经常购置一些盆景、花木,慢慢地,庭园里的品种越来越多,犹如一个植物园。
在一些闲置的花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倒扣着的鸡蛋壳。“花仅靠浇水是不够的,要适当地加点营养。空蛋壳就是不错的营养品。磕开后空蛋壳还带着一点点蛋清,这点蛋清日久能转化成氮肥,再加上鸡蛋壳的钙肥,用来养花可以促进根系茁壮、叶片油绿和花期延长。”蔡姨说,他们家里人谁有空,就帮忙拾掇花草,各种花卉、盆景经常修枝整形、浇水施肥。在一家人的照料下,各种花草长势喜人,令人赏心悦目。
王宅的书斋庭园成了远近闻名的“后花园”,蔡姨家的亲朋好友都喜欢来这里做客赏绿,慕名而来的人看到这个小花园也都羡慕不已、赞不绝口。“前段时间有摄影爱好者寻找到这里,拍照取景后拿去参加摄影比赛。”蔡姨自豪地说。
任时光静静流淌,一代代王家人居住在这里,默默守护着那份绿意……
夫妇精心育绿植绿意荡漾满庭芳
在太平路义井巷15号朱宅,住着77岁的朱伯和70岁的曾姨。他们喜爱绿植,自1979年搬进这里,就开始栽种花草。近日,记者来到朱伯的家中,看到几十盆植物盆景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天井小院。大头松、雀梅、罗汉松……映入眼帘,满目葱茏。走近细看,盆景枝干分叉和谐,造型优雅别致,颇具独特风韵。古朴的小院不时有小鸟“到访”,停落在枝头叽叽喳喳,一派生机盎然。这时,一位老妇正在绿意中穿行,手持剪刀,精心修剪绿植。她,就是该院宅的女主人曾姨。
“老伴年轻时就很喜欢这些花花草草,多次从西湖旁边买来幼株,回家后慢慢培植。”曾姨介绍说,朱伯养起花来一丝不苟,除了靠自己摸索外,遇到养花相关的书籍他也会购买学习。“有这些书籍参考,养出来的花更好看了。”曾姨告诉记者,院子里的罗汉松盆景都是根据书籍中的方法来修剪,经过精雕细琢之后,更像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佳作,既能被当成欣赏品,又能绿化庭院的环境。
这些年来,曾姨跟朱伯打理着庭院的花草,既愉悦身心,也学到不少养花经验。曾姨介绍说,多年来,“打交道”次数最多的当属罗汉松,它是一种生命力比较强的植物,但在浇水方面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果长时间缺水,会影响其新叶的生长,浇水过多又会导致其烂根。“所以在给它浇水的时候,需要保持土壤略干,遵循"三分湿,七分干"的原则。”话音刚落,曾姨拿起旁边的洒水壶,亲自示范给我们看。接着,她又向我们解释说,在夏季的时候,水分蒸发会很旺盛,此时浇水就要多浇些,土壤不能过干,以免叶子枯黄。“养花是一门学问,既然是学问就要慢慢学,慢慢积累经验。”曾姨笑着说。在肥料方面,她也非常讲究,只用七成水和三成尿混合而成的尿水,既能保护环境,又能给植物增添氮肥养料。
“前两年,老伴患病在身,行动有点不便,所以照顾花草的"重任"就落在我的身上。每天给花浇水、修剪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打理这些绿植,既锻炼了身体,又能保持心情舒畅。”曾姨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受到朱伯和曾姨潜移默化的影响,邻居的绿化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有时某位邻居看中庭院中的盆景,朱伯或曾姨都会让其带回家悉心培养。空闲时,他们还会一起探讨养花经验。
闲居庭院弄花草袖珍绿意也烂漫
来到太平街道一条名叫温辉里的小巷,走到巷尾,我们便可看见一座门口栽种着一排金丝竹的院落。轻轻叩响门扉,开门的是一名中年男子,他就是这座院落的主人——汤叔。从门口进入庭院,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庭院的“绿化一角”,墙根边上的混凝土凹槽中种植着枝杆修长的金丝竹,用鹅蛋石修葺而成的树池中种植了“憨态可掬”的铜钱草。台阶边有一个用石材砌筑的大水池,上面漂着小巧玲珑的泰国浮萍,鱼儿在水里悠闲地游来游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整个庭院散发出一股自然清新的气息。
汤叔介绍说,这个院子是他2016年买下的,当时想着退休时能觅一方院落,闲居一隅,享受晚年的静谧时光。“当时的院子破落不堪,杂草丛生。在重新修葺院落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花园是庭院的标配,于是和妻子一起动手,用旧屋子里废弃的石材、木材等物打造出这个只有约十平方米的小花园,再配以绿植。”汤叔说,他们时常需要外出,种的都是好养活的花草。“花草不需要多名贵,只要能为家里增添绿意就好。”
“平时我喜欢欣赏这些花草,从它们春天抽芽到冬天落叶,真切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从中调整好退休后的心态,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汤叔的妻子王女士说,一年中最炎热的几个月里,他们一定会在这里住下,月亮初上时就搬桌椅到小院子里闲坐,看墙上竹影婆娑,细品幽幽茶香,寻得一份平静与安然。
让绿色的脚步永不停歇
本报记者李欢欢郑媛
漫步古城街头,随处可见门口、屋顶、街角绽放着一片片灿烂花朵,将古城点缀得姹紫嫣红。踏着石板路,走进古民居,庭院内绿意盎然,令人眼前一亮……如今绿意晕染整个古城,可谓“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一座别具文化气息的绿意古城,宛如一幅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这,得益于潮州市绿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得益于市民绿化意识不断提高。
良好的古城绿化建设,不仅能完善古城宜居功能,更能提供一道绿色保障。一方面,栽植大量花草树木,能降温增湿,改善古城生态系统,给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游憩空间。另一方面,树木花草降低了古城的噪音,净化了古城的空气,为居民的身体健康筑起一道“防护墙”。穿梭于古城之间,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古城植绿改善了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让古城“绿起来”,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一方面,需要以政府为主体,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美好风光的向往真正落实到城市绿化中,多措并举推进绿化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让市民“融进来”,提高市民的美化、绿化意识,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进行植绿爱绿护绿。
当然,古城绿化只是潮州市推动城市绿化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潮州市全面推进绿化生态建设,不少乡镇(街道)纷纷作出响应,加入到植绿活动中。如今,“出门见绿”已见成效,市民的“绿色幸福感”也与之俱增。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生态旋律不走调,绿色脚步不停歇,凤城大地就会绿意渐浓,城乡绿化会加速延伸。
新闻推荐
潮州市创文办到湘桥区南春街道督导创文工作 以创建促文明 以文明促发展
本报讯(记者林宗楷)日前,市创文办组织督导组前往随机抽取的湘桥区南春街道开展“创文”专项督导。从督导情况看,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