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滨镇五祉村: “五福齐聚”佑五祉

潮州日报 2019-04-15 09:23

五祉村位于饶平县浮滨镇西侧,辖区有寨围、田嘴口、杨美楼、锡祜楼、鸣阳楼、莲祖厝、五聚楼七个自然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615户人家,2560多人口。五祉原名“五节”,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邱氏先祖成实公从福建岩田乡迁入今饶平县三饶镇,后嫡系分支分居于五节村,明朝中叶变为五趾,后因该地住有黄、邱、胡、巫、罗五个姓氏乡民,彼此和睦相处,相互依存,共同开发,荣辱与共,建筑了五处象征性楼寨——五聚楼,有识之士便把五趾改为五祉,沿用至今。村名的每一次更改,都是乡村团结进步的象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彰显出汉字的博大精深,妙趣横生。

五祉村依山傍水,物华天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该村不仅有诸多自然景观,还有各种古建筑,诸如“五福桥”,是黄、邱、胡、巫、罗五姓出钱出力修建的通往潮州府必经途经,是如今饶平古驿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五祉村的众多名胜古迹之中,还有许多民居古建,令在外思乡的游子念念不忘。

独特的潮客兼容民居文化

在五祉村公路旁,有一座接近圆形的建筑,就是永定楼。从外观上看,永定楼类似传统客家圆形土楼,但又和一般客家土楼有所不同,土楼略带棱角。永定楼前面是一大埕,大埕之前有一月牙形水池,起到防火、养鱼和游泳的作用。一般土楼的外墙是用三合土夯成,但永定楼的外墙却是用鹅卵石铺设,坚固无比,美观大方。永定楼外还有一座厕所,也是用鹅卵石砌成。这是当时人文精神的高度体现。永定楼的大门属于拱门,上面有3个青色楷书“永定楼”。走进楼里,可看到中间是一圆形方埕,埕中有公用水井一口。和一般水井不同的是,此水井的内壁也全是用鹅卵石铺成。永定楼分为2层,16个单元,底层和楼层用木板隔开。里面通风条件不错,冬暖夏凉。永定楼最多时有16户人家居住,里面住户全部讲潮州话。永定楼居民都姓巫。《饶平客家姓氏渊源》载:明朝隆庆年、万历年间,一巫氏裔孙由福建石壁村迁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濚西下寨巫厝,今传17代。下寨巫厝有裔孙于清朝派往饶平县浮滨镇五祉村,今有村民2000人左右。

与永定楼一侧紧挨的是一座潮汕传统风格的祠堂。两座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排列在一起,使人看起来饶有兴味。宜公祖祠为潮汕传统的祠堂建筑风格,其规格介于“四点金”和“驷马拖车”格局之间,属于二进式厅堂,中间是天井。

将永定楼和宜公祖祠包围起来的是矮墙,独具特色。据年长村民说,永定楼自清代就有。巫姓在南迁过程中,其文化逐渐受到传统潮汕民俗的影响。体现于巫姓居所建筑上,就出现了不同建筑类型并存的风格特征。

在永定楼旁边还有一儒林第,建于清中叶,1933年5月重建,占地面积12亩,建筑造型似圆楼,与光裕堂连成一片,至今尚存。儒林第由18间房屋环接而成,更为显眼的是每户门檐上面都有浮雕字样,如“吟秋,佳园……”。每间房屋的门都用杉木做的,门两侧皆写有联对。整座楼沉浸在书山、书海中,仿似书声琅琅,儒气十足。儒林第启迪着世人“有田不耕子孙惰,有书不读子孙愚”,凡事凡人都要“正人先正己,正事先正理”……这些哲理,一直影响着当今的五祉人,不管在家还是外出,当作座右铭永记在心。

永定楼、宜公祖祠、儒林第不同的建筑风格在同一村落形成,足以表明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经过相互碰撞后,在饶平山区所产生的独特的民居文化,耐人寻味。

红色的革命斗争故事

五祉村不仅有诸多令人向往的自然景观和民居古建,还有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1942年至1947年先后有陈以一(陈汉)、杨玉坤、黄秀等地下党员在五祉教书,建立以学校为阵地的隐蔽斗争基地,为开展革命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1948年6月,中共潮澄饶武工委领导下的韩支11团第5中队随队民运组陈剑青、李培聪进入这一带发动群众,开始革命斗争。8月,十二武工队成立后,发展民兵组织并逐步增至60多人,开展抗三征、斗地霸、募粮、缴枪等斗争活动,又组织剪断浮山至五祉路段电线,破坏敌人通信设施。11月,饶中区委于五祉设立募捐物资中转站,负责把邻近各村及溪门、南面一带送来的粮食、器械、弹药转运至十二排、下庵等游击基地。1949年1月,五祉在下沟祠成立农会,积极开展退租退息等斗争。3月驻浮山的国民党林追光部再次进剿五祉游击基地。五祉出动100多民兵配合武工队在村后高地虎头山和笔架山一带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敌人被击退。7月9日,国民党张光全部从潮安到浮山途经坪溪,五祉民兵配合第九武工队在五祉路段进行截击,民兵邱炳煌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于7月23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推进中的新农村建设

如今,五祉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随着精准扶贫和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的推进,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作用,乡村建设正翻开新的一页。过去全村1万多亩山地只在山坡下种植一些传统的低值果树,其他山地一片荒芜,村民入不敷出,过着勒紧腰带的苦日子。近几年来,该村把荒山辟成聚宝园。他们在大伯坑、底寮山一带安营扎寨,掀起了一股垦荒种果的热潮,全村共开辟山地5千多亩,种上了“桂味”荔枝、“储良”龙眼、“大粒”青梅、“岭头白叶”茶等高质高值名优茶果品种。村委会积极带领村民上山垦荒种果,把昔日荆棘满山、石头嶙峋的穷乡僻壤,开辟成一垄垄茶果园。现在,一年四季茶果飘香,村民过上经济宽松的日子。为加快五祉村的新农村建设,该村积极做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并对村道村巷进行摸底排查和规划建设,全力打通全村断头路;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市场、新村址以及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尽快发挥效应;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抓好日常保洁管理,落实好“门前三包”制度,抓住精准扶贫这个大好时机,把五祉村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治理好、建设好,构建一个舒适、宜居、美好环境。(市宣)

新闻推荐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营造有序用海环境 饶平县举行大埕湾海域整治行动推进会

本报讯4月3日上午,饶平县举行大埕湾海域整治行动推进会,对清理整治海上非法吊养、非法占用海滩涂养殖行为和海岸线周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