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子桥名称辑录

潮州日报 2019-04-07 09:42

罗镇松

湘子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的东门外,初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湘子桥奇特别致的结构,集梁桥、拱桥、浮桥等形式于一体,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是中国笫一座也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子桥自古及今倾注了不少地方官员和潮州人民的心血,数次修建扩建维护,得以保存且不断完善,由此也使其出现若干名称,现把已搜集到的9个名称简介如下:

康济桥:据《永乐大典》五三四三卷桥道载:“《三阳志》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来往者两病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曹公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东西两岸,且峙石洲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

丁侯桥:据《永乐大典》五三四三卷桥道载:“……己酉(即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丁公允元修浮梁,自西岸增四洲为八,亘以坚木,覆以华屋,曰"丁侯桥"。”

丁公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知军州事常州丁允元又增置西岸石洲四架,梁而屋之,民号"丁公桥"”。

济川桥:据《古今图书集成·潮州府部汇考》载:“广济桥在城东跨韩江上,广二丈,长一百八十丈,旧名"济川"。”又《永乐大典》五三四三卷·桥道载:“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知州陈宏规,益东岸洲二,结架如丁侯桥,而增广之,曰"济川桥"”。

广济桥:据明郭春震《潮州府志》载:“广济桥在城东跨韩江上……大明宣德间(1435年),知府王源累石为墩,二十有三架,亭屋百二十有六,中不可为墩,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梁,更今名。”据姚友直《广济桥记》曰:“更名其桥曰"广济",取济百粤之民,其功甚大也。”又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俗又传言……西洲创自广济和尚,故名"广济"。然广济实取义于利渡,且广济和尚并无其人,乡民多图像之,神祀之,其诬妄尤不足辨。”民间甚至传说乌洋乃广济和尚为赶石建桥而成。

湘子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俗传造桥始自韩湘子,因建庙祀于东洲(即桥东)之首,而称桥曰"湘子桥",或简称"湘桥"。流俗相传,迄今无以易矣。”“俗又传言东洲创自韩湘子,故名"湘子",西洲创自广济和尚,故名"广济"。”

湘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桥曰"湘子桥",或简称"湘桥"。”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即因此而来。

浮桥:据饶宗颐《广济桥志》载:“是桥建于江中石上,言地理者曰,韩山余脉,自桥东村横江西来,至桥之中段,石根紧缩如线,桥墩莫得而坚,因中断浮舟以渡,故又名"浮桥"。”

跃进桥:据廖来保主编的《潮州市志》载:“1958年,出于交通需要,广东省公路局拨款90万元,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改变古桥的原来格局,把原来的浮桥部分改成3孔钢筋桁架和两个高桩承台式桥梁。改建后的广济桥(湘子桥),曾称跃进桥。”因1958年全国开展“大跃进”,故名。1976年进行扩建,原7米的桥面作为车行道,桥两侧各加宽2米作为人行道。

湘子桥因发展旅游和修复历史文物需要,2003年10月20日动工全面维修,历时四年而成。

新闻推荐

遗失声明 分类

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泽强家电维修部遗失营业执照正、副本各一份,注册号为:445121600434103,现声明作废。遗失声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