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进士”不是进士
当今尚在流传的“潮州八景诗”,是清代郑兰枝的杰作,像“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西湖渔筏》)“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湘桥春涨》)“一天银竹侵朱槛,八面詹花点碧苔。”(《凤凰时雨》)等佳句,至今依然脍炙人口。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本叫《潮州名胜》的小册子曾介绍说:“郑兰枝是潮州乾隆年间的进士”,后来几乎成为“定论”,现在还有不少文章沿袭这种说法。
郑兰枝诗写得好,但他是不是“乾隆年间进士”?在介绍作者身世时,从对读者负责的角度看,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刻印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潮州府志》,根本查不到“郑兰枝”的名字,证明他即使有功名,也不会出现在此之前。再查光绪二十六年(1900)付印的《海阳县志》,其[选举表四]中却记得清清楚楚,嘉庆朝[贡生]栏:“郑兰枝、潘光治(已上十六年岁贡)”。原来,郑兰枝仅仅是嘉庆十六年(1811)的一名岁贡生。
为何要将一名岁贡生说成进士,有什么依据吗?记得二十多年前一位长者曾和我说过一椿往事,当年他们亦曾带着上述的疑问,请教过那本小册子的编写者。回答是:“郑氏宗祠中挂着一块刻有“岁进士”的木牌匾,证明郑兰枝中过进士。”长者说:“当时我们碍于老先生的脸面,不便说什么,只是"哦、哦"地应付过去。其实心里大不以为然。老先生竟连什么是进士,什么是"岁进士"都分不清。”
岁进士、进士,两者之间有何分别呢?还得从科举的“进士科”说起。
中国的科举滥觞于隋文帝。大业五年(609)隋炀帝始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后世皆沿袭之,成为级别最高的科考,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方随科举制度的废除而退出历史舞台。
唐代是科举制的初始阶段。科试的名目很多,而“进士科”最受士子重视。唐·李肇《唐国史补·叙进士科举》说:“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其中之“投刺”,是指不在中央设立的国子监、弘文馆等校读书的士子,自己向州、县“投牒自举”者(名片,古代称“名刺”),经考试合格,由州县保送到尚书省参加进士科考试。因每年随地方进贡朝廷的贡品解送上京,故称“乡贡进士”。这意味着,唐代凡参加进士科考试者,均可称“进士”。那末,考中的又如何称呼呢?就叫“前进士”(即“名列前茅的乡贡进士”)。而且,唐代的“前进士”表明已具备做官的资格,要出仕还得通过由吏部主持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者方能正式任命。韩愈于贞元八年(792)在第四次应试后才登进士第,但又连续三次被拒于“博学宏词”试之外,仍是白衣,故写《上宰相书》求仕,其开头即云:“(贞元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前乡贡进士谨伏光范门下(按·光范门在宣政殿西南,通中书省)再拜献书相公阁下”,这个自称,正好印证了《唐国史补》所说的“得第谓之"前进士"”的说法。
宋沿唐制,凡应进士科试者皆可称“进士”。考试则固定为二个程序:会试与殿试。会试为礼部主持,称“礼部试”或“省试”,录取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贡士进行考试,亦称“廷试”。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开始将殿试后的贡士分为五等(亦称五甲):一、二等称“及第”,三等称“出身”,四、五等称“同出身”。(元顺帝时,始定一甲只限三名)
明、清定制,贡士经殿试后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俗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其中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亦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也就是说,从宋代开始,凡应进士试的士子,得到“赐及第”、“赐出身”、“赐同出身”荣衔的,才是考中者,即世人心目中真正的“进士”。
进士是科举中最后亦是最高的一阶,由于它有“三甲”之分,因此在某些心高气傲者眼中,如果中了进士却名列三甲,总是终生的遗憾。相传清末的曾国藩曾经扶持过只是举人出身的左宗棠,让他到湘军大营中当高参,两人之间的关系亦相当融洽。因此,有一次曾国藩有事找左宗棠相议,不用门房通报便径往左的卧室,不料一进门,正碰见左蹲着身替坐在床上的小老婆洗脚。尴尬之下,随口说了一句:“噢,替如夫人(妾的雅称)洗脚。”正扭头退出,而感到脸面大失的左宗棠竟回了一句:“赐同进士出身!”曾国藩一听,嘴上不说,心里却窝了火,原来,他是三甲进士出身,这是他一生的心病,你左宗棠当小老婆的面揭我的短,我能不冒火吗?从此,两人便交恶了。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传说中的两句话,却是一副绝妙的对子:“替如夫人”对“赐同进士”;“洗脚(潮音读,<鞠>)”对“出身”,可谓天造地设!而从故事中亦可看到,世人不管地位、才情如何,都有一种爱面子的虚荣心,体现在称谓上,就是所谓“尊称”即“就高不就低”的心理惯性且久而之地形成一种习尚与社会潜规则。类似“岁进士”这种“体面”的称谓即由此而来。《正字通·进》谓:
各省、直(隶)乡试中试者曰“乡进士”,岁贡曰“岁进士”。
明明是“乡试中试者”即“举人”,却要称为“乡进士”;明明是岁贡生(贡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要成为举人还须参加乡试且成绩合格),却要称“岁进士”,就是因为“进士”的名头比举人、贡生响得多。何况,正如前文所说的,唐代每岁由州县推荐上京应进士科考试者,称为“乡贡进士”,举人原本就具备这个资格,贡生处于秀才与举人中间,经过努力,也有望加入“乡贡进士”的行列中,如此说来,倒也“顺理成章”,于是,“乡进士”、“岁进士”的称呼也就为社会所默认,特别是祠堂里要张挂旨在“光宗耀祖”的牌匾时。
写《潮州八景诗》的郑兰枝是嘉庆贡生而不是乾隆进士、《县志》没有记错。贡生同样能够写出流传于世的好诗,这倒雄辩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文凭不代表水平。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丁玫吴冰)日前,本报报道了市区银槐西路与北站四路交界路口附近一垃圾堆影响市容市貌的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