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滨镇宫下村:新时代的桃花源
在饶平县浮滨镇中部西侧约二公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古村——宫下村,它由宫下、宫上、十四江、含尾、坑内、马脚寮6个自然村组成。该村交通方便,宫下原名兴夏,寓意华夏兴旺,后因村东北面山坡建有三山国王宫,把兴夏更为宫下作村名。元太祖年间,张氏先祖从福建石壁迁前往广东大埔,后迁于上饶乌石村;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3),启盛公第三代孙张逢孙从上饶乌石村迁此开祖创业。入乡随俗,语言从客家话改为潮州话。现有人口一千三百多人,三百二十多户,耕地九百多亩,山地四千多亩,以种植稻谷、青梅、荔枝、龙眼、茶叶等,其中,尤以宫下豆干远近驰名,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宫下村村容村貌发生可喜变化,被称为“新时代的桃花源”。
宫下豆干美味传
宫下村加工制作豆干历史由来已久,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昔有先民能懂制作豆干的手艺,皮肤褪尽见精华(去豆皮),一轮磨上流琼液(磨豆浆),百沸汤中滚雪花(煮豆浆),瓦缶浸来蟾有影(点卤浆),软状白淀挤压水(成豆干),金刀剖破玉无暇(细切割),焖炒,油榨成佳肴(如意菜)”。宫下豆干,远近闻名,早先在三、六、九日的浮山圩,宫下豆干买卖生意十分旺,特别是豆干印章“宫下九队”最惹人喜爱,名不虚传。宫下豆干,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老少皆宜。橙红色、乳白色的豆干富有弹性,得味胜于燕窝。如今,宫下豆干,已经成为宫下村的拳头产业。
古驿道边的明代围楼
在宫下有古驿道1处,位于坑内村,“打岭-火烧楼-坑内后湖瓠岭”一线,长2千米。现存一段长50米,宽1.2米的路面,路面用乱石铺成,部分是土路,现作为乡村道路。有代表性民居:兴居楼,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历时一年建成,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楼内房间数19间,共2层,外围周长106米,仍有村民居住,是为数不多仍保存完好的围楼;兴厦楼,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占地面积约14990平方米,设有广场2个,水井4口,东西向房屋6排,南北3纵,楼内房间数90间,外围周长405米,现保存基本完好,仍有村民居住。主要宗祠有张氏启盛祖祠(始建于1477年)、玉竹公祠(始建于明代后期),仍作为宗族祭祀使用。
支持抗战留史册
浮滨镇宫下村还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故事。1941年初,中共潮梅特委派钟声为饶平特派员,隐蔽在启新小学,以教师身份为掩护,暗中进行革命活动。第二年又安插地下党员陈义之在宫下小学任教,大力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宣传爱国抗日,组织男女青年上夜校,广交朋友,访贫问苦,打好群众基础。作为革命据点的宫下小学,一直坚持到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上级党组织寄给饶中隐蔽人员的进步刊物《华商报》都是通过宫下小学收转的。1948年11月,中共饶中区委在宫下的马脚寮村召开武工队骨干会议,组织宫下群众,将当时筹集到的大米、棉被、布鞋、布匹等一大批物资,秘密送往凤凰山根据地。1949年1、2月间,在武工队的领导下,该村祖祠成立农会及民兵组织,积极配合部队作战,送信、放哨、抗三征、募粮运粮、破坏敌人交通及通信设施,组成担架队帮助抬伤员。12月8日解放浮山时,我军一部集结于宫下马脚寮村,农会发动群众捐大米、猪、豆干、鸡蛋,及其他物资支援部队,直接配合部队参战,保证了我军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为解放浮山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扶贫攻坚展新手
在新时期扶贫攻坚战中,在各级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宫下村发挥敢想敢干的精神和干劲,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宫下村的茶叶和荔枝是村农业的主业。近年来,农户们种茶热情高涨,却苦于没有技术支撑,帮扶单位专门聘请茶叶研究专家,从培植到除虫灭害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有效促进茶叶增产增收。针对村信息销售渠道不畅,荔枝、龙眼丰产不丰收状况,中山驻潮州帮扶团队因地制宜出“妙方”,利用电商销售渠道优势资源,携手潮州邮政速递公司,启动“爱心助农电商扶贫项目”,让宫下村草铺龙眼“触电”,进行互联网线上销售。驻宫下村工作队通过运用“互联网+合作社+农户”新型涉农商业模式支持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改变农户在传统利益链中的地位,大幅提升宫下农产品经济价值。此举在增强农户创业积极性的同时,也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给脱贫攻坚装上新引擎、注入新动力。在助力当地农户多渠道销售龙眼的同时,也为吃货们打造一条从树上到舌尖的便捷通道,为早日脱贫做出应有的贡献。(市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晓珊“利用晚稻收成后的时间空隙,我们种植一季马铃薯。种完马铃薯,又要接着种萝卜、玉米等农作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