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项向天歌
□郑其
鹅的典故
唐代的李商隐有一首《题鹅》诗:“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生动地写出了鹅的生活习性,也寄寓了作者自己不为人知的隐情。另有不知名作者写的一首诗:“逸少曾留玩,人因唤右军。鸟名加爵号,不随羽毛群。”这里头有一段典故。
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东晋的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
养鹅守寨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有一篇文章,讲到“李朔雪夜守蔡州”的一桩史事,说的是李朔将军在御敌时,某个雪夜,敌军偷袭,被护城河附近农人饲养的鹅发觉了,“哦哦哦”地大叫起来,李朔带领守军英勇抵御,获大胜。
想不到顺治年间,地处“省尾国角”的广东潮州府,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
当其时,潮州府辖下的饶平县农民领袖朱阿尧在南海上的海山岛聚众起义。为了抗击前来转剿的清兵,他们用心地构筑了一处坚固的水寨,并且利用水乡农民惯于饲养家禽的生产优势,在水寨的周围驯养鹅群,用来值更,站岗“放哨”。
由于义军熟悉水性,防守严密,清兵好几次在白天发动声势汹汹的进攻都拿不下水寨,于是改为夜袭。谁知清兵刚刚接近水寨,便被听觉灵敏的鹅群发觉,鹅的叫声是,一鹅甫叫,群鹅呼应,如一人领唱和众人大合唱的阵势一样,真个是“十万军声夜叫鹅”。义军闻讯立即来声漂亮的出击,把偷袭的清军杀得狼狈而逃。
养鹅守寨,功莫大焉。
从“鹅警”到“鹅兵”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有一位名叫东尼·安基担的人,他奇思突想,花20美元90美分,买了三只公鹅,每天上班前将鹅放在门前当“警卫”。曾有两个小偷企图爬进他家的后园,“敬业守责”的鹅见状大声呼叫,那两个小偷只得灰溜溜地一逃了事。有了这么负责任的“警卫”,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宵小之辈敢于“光临”他的家了。
目前,一些国家已将鹅“收编”进军队里“服役”,充当军事设施或边境线上的巡逻兵,成为名副其实的光荣“鹅警”了。
例如,1986年,即便在新式武器甚为发达、各兵种无所不有的美国,居然令人匪夷所思地建立了一支特种兵——“鹅兵”,并且将其部署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一处军事基地上,与哨兵一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这些“鹅兵”个头高大,脖颈颀长,好叨生人。更难得的是它们听觉非常敏锐,稍有异常情状,马上“嘎嘎”大叫,提醒巡逻哨兵注意。堪称为优秀的“鹅兵”部队。
新闻推荐
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积极发动干群参与乡村建设 省际交界贫困村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
本报记者梁佳涛“东明村的特色是梅花、竹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元素,打造充满山村韵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