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要重视全方位保健 春天人体的“体感温度”降低 必须做好保暖
陈锦荣
每年春天,气候虽然由寒变暖,但人体发病率与旧病复发率都比其它季节高,尤其是在潮州人所谓的“风霜雨微雪”湿冷之气候之下,对于一些老弱病残者更是威胁严重。为此,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复发,保证人体的健康,必须进行全方位的保健。
春天,人们喜欢明媚的春光,因为阳光会提高人们的“体感温度”。什么是人体的“体感温度”呢?
人体的体感温度是指人体对气候的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与气温有关系,而且与人体所在地的阳光照射、云层的厚薄、风力、湿度,以及人体的心态有关系,因此不是恒定的(故气象台没有常规地预测)。一般地说,由于我们潮州春天的气温大都在20℃左右,如果气候晴朗,人体不会感到寒冷,如若因下雨而湿气重,加上有一点风,就会出现湿冷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比预报的气温更为寒冷。不少从北方到潮州工作的人遇到这种气候都会感到难受,觉得这种气候要比北方冷得多。
为了应对潮州春天因湿冷而造成的低体感温度,就必须重视“春捂”,即穿厚一些的衣服捂紧身体,对于春捂的气温及部位要有所讲究:即春捂的气温,北方的行家认为是在15度以下,笔者经观察认为,潮州湿冷天气,其体感温度更冷,在18度以下就应该“捂”,有人提出了捂的时间为7天,其实应该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捂的部位,要重视对手腕(相应为心经)、腰眼(即腰部双肾俞穴,相应为肾经)、小肚(相应为肝阳)与肚脐(相应为脾胃之阳经)四个部位。而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者,如气管肺炎者,要重视对颈背部的保暖;对一些患有心脏病者,要重视对胸部的保暖;对一些患有关节风湿者,要重视对于相应关节的保暖。
所谓“捂”,除了局部保温外,还可以通过艾灸或针刺来同“升温”。
春天是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
要特别注意防止发病
春天,湿冷的天气对心血管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原患有心血管病的“复发”更大,首先是由于寒冷的刺激造成皮下血管的收缩,升高血压,进而容易影响冠状动脉的收缩与血流,造成心绞痛、“心梗”,如影响脑血管循环而出现“脑梗”与“脑中风”。这就是为什么春天的的心血管病发生与发作那么多,而且是针对中老年人。因此,春天遇寒时,对于心血管病人更要注意保暖和吃热食。
春天要重视养肝
防止春天眩晕和“春困”
春天属肝,肝藏血,一些人容易因肝血虚而发生春困,还有气虚湿重的病因,有一些妇女的春困眩晕症的发生,就与肝血不足有关。这种春困,不仅出现眩晕症状,而且还会出现目矇(即眼疲劳)、手脚麻木恶寒,必须进行补血治疗,中药可选用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或用北芪加入当归、龙眼肉、枸杞子、首乌、大枣等加入羊肉、猪肝瘦肉制成药膳。吃猪血猪肝猪瘦肉加真珠花菜也是不错的选择。
春天脾阳虚腹泻多
要重视温补脾阳
春天一到,一些脾胃阳虚的人容易因寒伤阳而出现腹痛腹泻,因此必须重视温补脾阳,在饮食上重视热食(忌冷盘冷饮),也不要多吃水果,一些食疗如胡椒炖猪肚(或羊肚)既好吃,又温脾阳。中成药中的香砂六君丸(汤)或理中丸(汤)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慢性胃肠炎属于脾阳虚的,在寒湿的春天容易发作,要重在预防,或是强化疗程治疗,要注意饮食的宜忌,尤其对一些不卫生与寒性食物要严格地“禁止进口”,才能安全度过。当然,春天水果中的枇杷果、杨桃、柑桔都有酸味助消化的作用。潮州特产老药桔、老香黄、山楂糕、九制陈皮等都是不错的助消化食品。
春天睡眠“适可而止”
不要“睡过头”
“春眠不觉晓”往往使一些人容易懒床不起,睡到所谓“自然醒”,但往往是越睡越想睡,还会出现“睡过头”或嗜睡的现象。
睡眠时间每天超过10小时,甚至整天睡,就会出现所谓的“久卧伤气”的结果,会感到越睡越累,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而且还会感到更疲劳。这是睡眠过度的一种恶性循环,因为贪睡的人,往往是气虚与湿重,若再多睡,就会加重气虚与湿聚。因为,在春困到来之时,必须坚持早起,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春游,与户外运动。体育与文娱活动也可以纠正春困。当然,根据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还是要解决好气虚与湿聚的病因。补气应以一些参类药,去湿可以用淡渗利湿药,食物可以选用苡米与赤小豆。
春天要重视避风与去湿
注意预防“风寒感冒”
春天保健要注意避风、去湿:春天的湿气容易与寒邪合成湿冷气候,伤人心脏、肾脏与脾胃。防风就要避免在春天迎风活动,减少有风的户外活动,对于因风而造成的“经风”,要用驱风药(如驱风油、风油精、追风油或药膏等);对于去湿,要重视居住环境的干爽、衣服的干爽,同时要服食一些去湿的食物或药物。
利用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
平衡脏腑关系
中医重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相生与相克,应用于中医的养生保健,春天属木属肝,其母为水,水为肾,因此,可以用“滋水涵木”的相生理论,对于春天补肝可以采取“补肾养肝”法,即为了补肝阴(血)之不足,可以肝肾同治,如杞菊地黄丸就是肝肾同补的名方,在临床中,重视枸杞与女贞子、吐丝子(即三子)同用,也是肝肾共补,还有更多的药物如黄精、熟地、麦冬、肉苁蓉等都是肝肾阴同补的药物,其中也有“精血同源”的原理。
利用中医的相克也可以应用于春天的保健治病,常见于肝木克脾土,因此,大凡肝有病者,应该根据中医的“见肝之病,知传于脾,故先实其脾”,重视健脾胃,用一些健脾胃药治疗,让身体操主动,也是中医一贯主张的“治未病”思想。因此,春天要养好脾胃,让身体安全度过湿冷的非常时期。
新闻推荐
□曾錞人生,缘合则聚。余之文友魏清潮兄,因同好文学这一口,三十多年前相遇到一起。清潮兄人厚道豪爽,浓眉俊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