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饶镇饶中村:神树庇佑下的村落
这是一座被神树庇佑下的村落。
在建饶镇,群山环抱的饶中村,由上城、下城、大輋组成。一棵千年的古榕村成了三个自然村的纽带,村下有一座龙神宫,村旁有一座龙榕亭,现有居住人口1600多人。
三座古村落
上城村位于建饶镇东面,是饶中村委会所在地,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此村处于山清水秀、群山环抱之上端,恰似座山城,故而得名“上城”。据《刘氏族谱》记载,该村建于清朝康熙(1662--1722)年间,刘氏11世祖从新丰扬康迁徙此地开村。村里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聚落分布较密集,呈长方块状,原有二座土围楼与半月形围楼。村的水口处有座“镇江塔”,新中国初期倒塌,重建于2008年,现如今重现古文化风采,展示镇江塔容貌。
下城村(又名曾屋楼),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古时统称石坛。据《武城曾氏族谱》记载,曾氏9世祖派下凉(21郎)房,从福建省平和县九峰石门楼迁徙此地开村,并在这里繁衍生息。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村落是长方形块状,背靠山,坐西向东分布,原有一座土围楼和半月形楼围。
大輋村(又名东福楼),始建于清朝康煕年间。沿革至解放初,因村处于三面环山且山上都是开垦的輋园,故而改名“大輋”村。据《邱氏族谱》记载,邱氏从福建省秀篆庵前迁徙此地开村,世居村民为邱氏。民居坐东向西分布,原有一座土围楼(原名东福楼)和半月形楼围。
一棵老榕树
紧系着这三个自然村的纽带,则是有着千年树龄的古榕树。
饶中下城村有千年古榕树一棵,雄伟壮观,气势非凡。树身围13米,树冠滴水直径42米,主干错综复杂、千奇百怪。据老者相传,下城村明朝嘉靖年间始祖开村之时,古榕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开村至今又近500年。2008年,广东省考古队实地考察,按古树年轮推算,此榕被定为千年古榕树,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与开发景点。
树下有“龙神宫”,设有龙神神坛,方圆十里的信男善女祭拜龙神者来往不断。古榕树旁边还建有一座“龙榕亭”,周围有石桌石凳,是休闲舒适、下棋娱乐的好去处。
这棵千年古榕树,有民间历史传说的神话故事。清朝末年的一天晚上,乡民曾某酿酒蒸糯米饭,古楼窗外有一位老者发出阴沉的声音来讨吃的,当时曾某不敢出去看,用铁钳夹着一包饭团,伸出窗外给老者。夜间曾某忽隐忽现地梦见老者说:“祭拜我者、保你一方平安”,曾某突然梦中惊醒,甚是惊奇,若有所思睡不了觉。第二天早上,有乡民发现高高横伸的榕树枝上,有糯米饭团,饭团上还留有铁钳夹着的痕迹,乡民们非常疑惑了,是谁把糯米饭团挂在这么高旳树枝上?曾某回想起昨晚的梦境、讨吃的声音及树枝上的饭团如此巧合,恍然大悟,莫非是“龙神”显灵?这件事在村里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经村中长老协商,乡民们在榕树下兴建了一座“龙神宫”,后来还在榕树旁边扩建了一座“龙榕亭”。下城村四时八节祭拜龙神的习俗由此而来。周围村里的小孩稍有不适,父母就抱上小孩子,到“龙神宫”祭拜,说是过继给龙树公(俗话说“应”给龙树公),待小孩子长到十六岁谓之“出花园”了,才办了三牲果品再行答谢神恩,鞭炮轰鸣。后来村中定下规矩,不得在榕树下放鞭炮,以免影响古树生长。村中还有一习俗,每逢元宵节,村民折了带叶的龙树枝,插在门户上,以示吉祥如意,龙运亨通。20世纪70年代,传说外面几个乡里猪瘟怪病四起,唯独上城村、下城村、大輋村幸免瘟灾、平安无事。村中也常有淘气的小孩,攀爬到20多米高的榕树枝上玩耍,偶尔不小心摔下来,也安然无恙。
无独有偶,在村西南方向200多米处的山坡上,也有一棵300多年的榕树。此树身围7米,树冠滴水直径38米,也是一棵古树名木。两株古榕遥相应和,护佑着这一方人们的安宁。
不一样的饭
或许是因为有神灵驻守的缘故,饶中村民俗文化遗存丰厚。在传统民俗活动上,上城村与大輋村共同供奉上清宫“王爷”。“上清宮”是村民共同烧香拜佛的场所,每年正月初五,成为传统节日,迎龙舞狮,彩旗飘扬,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恭迎“王爷”游乡,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习俗称为“王爷游乡”;下城下城村有曾氏祖祠一座,与众俗不同,村民要在祠堂集体祭祖。传统的民俗文化,使饶中保留下的传统食品很有自己的特色,有米粿粄条、圆笼粄、柱叶粄、芋头粄、萝卜粿粄。端午节包粽仔,冬至煮甜圆。尤其是柱叶粄,在上城村极其盛行。
齐力建设新农村
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在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下,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都很高,不少村民还让出茶园用地积极支持村里建设,这也反过来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饶中村仅历时一个月,就新修机耕路29条,总长超12公里,惠及全村386户茶农。机耕路项目的成功,为村里各个帮扶项目的顺利开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饶中村正全力以赴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努力提高村民的生活生产水平,塑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市宣)
新闻推荐
前有小池环绕,后有大山背靠;远望果树环抱村庄,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近看围屋气势恢宏,古朴气息迎面扑来。这座依山傍水的美丽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