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至味菜根香

潮州日报 2019-03-10 11:19

□郑其

我曾经到过一处旅游景点,有一副对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联云:“天下奇观书卷好,世间至味菜根香。”

这菜根,原指的是不起眼的、便宜的农家菜,甚至是野菜,何以就提高到哲学上的高度来呢,甚至有“咬得菜根、做得完人”之说呢?深得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内涵的韩国人,把“泡菜”提升到“国菜”的地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比韩国泡菜更出名更有来头的酱菜多的是,不胜枚举。个中缘由,值得细思。

在潮汕,最出名的农家腌酱菜“菜脯”和“贡菜”,其制作原料不就是普通的萝卜和芥菜?多少游子的思乡情结,就是从想吃“菜脯”和“贡菜”引起的。泰国著名的侨领谢惠如先生,当年下榻于潮州宾馆用餐时,也是专点这两件小酱菜下饭的。又比如,那名闻大江南北的扬州酱菜,可谓人见人爱。清代时,扬州酱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小菜,曾获国际博览会奖章、西湖博览会金奖。新中国成立前,扬州酱坊就有100多家,多为前店后作,家家有高招,其中尤以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的三和、四美为最。“四美”是清初一位秀才借用《滕王阁序》中“四美具,二难并”之句起名,意谓重任制作的腌酱瓜鲜甜脆嫩;“三和”是酱园主人自起,含义为色香味皆佳,和融圆美。说到他们家的酱油,采用纯酿造工艺生产,酱香浓郁,色泽自然红亮,虾籽酱油独具特色;系列花色酱则滋味绵长,味不雷同;腐乳呢,酥香绵软,口味纯—,真没得说的。这么一来,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当然都成了“三和”、“四美”的粉丝。

小小菜根,一经厨师的妙手制作,便成了名菜。平凡得有点“下贱”的番薯叶,在潮州菜系中成了上桌的名菜“护国菜”。江浙一带,新春时讲究炒上一盘“如意菜”,象征来年事事称心如意。这盘预示好兆头的“如意菜”,其实就是不起眼的豆芽,豆芽,也可说就是“菜根”呀。

提起“如意菜”名称的来源,倒也有趣。据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察访来到一户农家,正饥肠辘辘,这家的农妇给他炒了一盘黄澄澄、白生生的豆芽菜。乾隆吃着觉得脆嫩爽口,味道鲜美,是他在皇宫内从未吃过之物,便向农妇请教。农妇信口开河,随意答道,此菜形如“如意”,就叫“如意菜”。乾隆牢记在心。他回到京城,吃腻了海味山珍,突然想起了“如意菜”,便吩咐了下去,这可难坏了御厨,他们都弄不懂“如意菜”是啥佳肴?幸亏陪同下江南见过此菜的一位太监是农家出身,晓得是豆芽菜,告诉御厨,才得解围。

其实,豆芽菜是黄豆芽、绿豆芽、黑豆芽和小豆芽的总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菜肴。何只是皇帝对其青睐,清代寺院素菜中称它为“金丝吊葫芦”;北方有一通用豆芽配大虾烹调的菜,雅号就是“寿星拄拐杖”……瞧,多么地富于诗情画意,多么地富于中国味儿!

1956年,一位领导同志曾在谈话中说:“中国的豆腐、豆芽菜、酱菜是有特殊性的,别国比不上,可以国际化。”其实,早在18世纪时,华人已将豆芽携往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对其营养保健之功的认识正在深化之中。如今,中国的豆芽菜和酱菜已登上了国际饮食舞台,声誉日增。据说,在德国餐馆的冷盘中,如果少了豆芽,会给顾客造成“偷工减料”的印象。在萨尔瓦多,当地人把豆芽菜看作是中国菜的象征。美国则把豆芽菜列入防癌食品之中。在欧洲的不少餐馆中,餐桌上都摆有“老干妈”等辣酱料款客。

至于川菜的著名配料郫县豆酱,也可说是“菜根”制成的“魔料”吧?法国米其林的五星级厨师,还千方百计地想学习它的制作方法呢,这也可以窥见中国菜根文化在国际饮食界影响之一斑吧?

新闻推荐

潮州市区上西平路、下西平路:占道经营乱象“死灰复燃”

本报讯(记者郑媛)近日,有市民反映,市区上西平路的乱象死灰复燃,流动摊档占道经营、铺户未落实坐店经商等现象较为严重,不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