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效行动,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党建引领跑出潮州效率 抢抓机遇写好潮州答卷

羊城晚报 2019-03-07 12:03

一江两岸秀美风光林文强 摄

▲潮州推动特色产业创新驱动羊城晚报记者 王漫琪 摄

▲到潮州旅游必去“打卡”的网红光影秀,绽放“凤城之光”林文强 摄

▲西湖春色林文强 摄

潮州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王漫琪 通讯员 潮宣 陈榆

奋进新语

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统筹推进法治、营商、生态、城乡“四个环境”建设,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把老旧百货大楼开辟成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潮商老字号文化展览馆,耗时仅42天;在省定贫困村里因地制宜打造一个迎宾客栈美食店,只用了8天时间;饮用水源保护区韩江大桥、金山大桥桥面径流整治工程,原定3个月的工程量1个月内便快速完成;而在“一网通办、并行办理”的工作机制下,开办企业仅需4.5个工作日,比省里规定的时间还要少半天……

去年以来,一场抢抓机遇改变落后面貌、依靠党建引领实现追赶发展的重大变革在潮州大地全面铺开,“马上办、马上就办、马上办好”的精神每天都在凤城各个行业和领域得到落实,使得该市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民生福祉有效改善,特别是在古城文化旅游、临港经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设施等关键领域,成果显著。

既能慢条斯理喝着工夫茶品味休闲时光,也能体会大城市高效快节奏生活,“慢与快”彼此交融,既是潮州这座文化古城优雅气质的体现,也是当代潮州在对标“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不断优化,干部群众“敢闯新路、敢创大业”的激情迸发出来的生动写照。

A

党建引领深化改革 振兴发展有强保障

今年春节黄金周,潮州再度成为了旅游“打卡”胜地。事实上,近两年来,潮州的古城文化游、乡村生态游亮点纷呈,是潮汕地区及周边城市居民周末出游的首选目的地。更难能可贵的是,潮州全市近年来的旅游市场旺而不乱、热而有序,无旅游安全事故,无大的旅游质量投诉,成功实现了“秩序、安全、质量、效益”四统一。

而这只是潮州实现美丽蝶变的一个小缩影:近两年来,潮州密集发力“百日攻坚”“六城同创”“治六乱”等行动,大力推行“钉钉子”工作法、三定一督办、一线工作法,使得潮州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有了巨大的提升,激发了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人才环境、生活环境,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使城市发展竞争力全面跃升。

今年春节后上班首日,潮州市委书记刘小涛在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再次强调,全市广大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工作体现忠诚,用发展体现担当,用解决问题体现落实,为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实现潮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言下之意,正是要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习惯性落后”的思维,让潮州人骨子里那种“敢闯新路、敢创大业”的优秀特质迸发出来,为开创新时代潮州深化改革、实现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如今,漫步在潮州各基层社区或中心城区的各个街头巷尾,“党建工作宣传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要”“党的十九大主题宣传”等党建标语随处可见,党徽打头,标识显眼,党味十足。

在基层党建方面,潮州不仅创造性地打造出一条“周研究、月检查、季交流、年考核”的工作链条,而且还从党建示范村、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红色村”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组成“头雁”示范宣讲队伍,用党员群众看得懂、听得进的家常话,推动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层层深入,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

十九大闭幕后,潮州市委坚持以上率下、以点带面、以考促学、以学促干,在全市范围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落实”行动,做到快行动、全覆盖、真落实。截至去年中,潮州已完成对6万多名村(社区)党员进行全员培训,举办135场次“书记论坛”,实施农村党员家庭挂牌近5万户,把全市53个镇街、1017个村居划分为2741个网格,合理配备网格员2785名,实现网格化全覆盖。

B

实业强市创新驱动 特色产业谋划蝶变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潮州上下一心,形成了只争朝夕、换挡提速、紧抓快干的干事创业氛围,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不过,更好地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奋力实现后发赶超,仍然是潮州在新时代中努力探索的课题。

作为“破题闯关”的应对之举,刚刚举行的潮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潮州实现振兴发展,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的必由之路,而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就在于实体经济,发力点在于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这就需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潮州的营商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善,潮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殷昭举表示,站在全新的起点上,仍要继续深化服务,全面创优营商环境,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清单式、责任制式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破解“成本高”“融资难”“招工难”“审批难”等问题。

不过,除了营商环境这个外部因素,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撬动经济方式转变,或许才是众多潮州企业家真正面临的时代考题。

对此,殷昭举在政府报告中就提出,要通过“抓增量”和“抓存量”来推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既需要陶瓷、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21个省级专业镇和市、县两级产业园区以及工业地产的重点支撑,也需要依托港口、码头、岸线等独特禀赋和交通枢纽优势,着力引进和打造陶瓷、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健康等“5个500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要不断推进品牌和质量战略,鼓励发挥现有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住省实验室潮州分中心建设契机,推动陶瓷材料和食品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突破;整合韩山师院、三环集团和陶研机构等科研资源,实施“柔性合作”“柔性引才”机制,集中“优势兵力”推动高性能陶瓷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打通产学研用链条,全力抢占全球陶瓷产业制高点,擦亮“中国瓷都”品牌,示范带动服装、食品、不锈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潮州还将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战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引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线,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企业提质增效;整合力量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创新驱动先行区,启动建设中山-潮州(潮安)产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广东潮汕高教科技研究院建设,规划建设科技园区;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争高企数量突破130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健全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体系。

C

环境提升美好潮州 文化融合精品城市

对于地处粤东欠发达地区的潮州而言,“拼发展”的实质是“拼人才”,“拼人才”的背后则是“拼环境”。

为此,潮州坚持“环境优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的理念,从去年9月开始,努力破解人才机制体制难题,加快打造人才环境,密集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人才新政23条”“本地产业人才发展”等举措,创新“靶向引才”“柔性引才”“市场化引才”等机制,在“引才聚才”“暖才留才”“爱才用才”等方面实现突破。

近年来,潮州还通过实施“治六乱”大行动,补短板、优环境、促民生。如今,潮州市区的肉菜市场改造、西湖夜景提升、中山路工艺街改造、“一江两岸”灯光秀等项目不仅受到群众好评,而且成为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幅度全省第一,韩江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提升、干部士气提升、企业信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等“四个提升”。

放眼全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广东目前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而从潮州实际看,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可把劣势转化成优势,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过去一年,潮州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编制实施《潮州市美丽乡村民居建筑设计指引》等文件,统筹安排1亿元资金启动250个行政村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扎实推进;456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庄初步规划编制,覆盖率居全省第3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

而在2019年的潮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然是一个重要内容。潮州提出,要把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潮州菜师傅”工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扶贫产业。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是“潮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潮州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上提出,潮州要大力实施“文化+”战略,通过文化+产业、文化+城市建设、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扶贫等形式,促进文化和经济、产业融合,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经济新支柱,推动潮州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经济强市转变。

其中,首要之义便是继续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聚焦古城保育活化,扎实推进古城“微更新”“微改造”,加快上下东平路、美食街、义安路、西马路等街巷景观改造和许驸马府、南门十巷等片区更新,继续推进“百家修百厝(祠)”,加强牌坊街、中山路等街区的业态引导和规范管理,拉长“民居观光、非遗展示、工艺创作、茶馆客栈”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古城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文化业态日益丰富、文化旅游持续升温。

同时,谋划推动宋窑遗址、龙湖古寨的开发,启动工艺美术特色小镇建设。潮州以古城文化旅游为引领,拓展工业旅游、红色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完善服务配套,打造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推动潮文化元素更好融入陶瓷、服装、不锈钢、食品等特色产业,实现传统制造业从“卖资源”到“卖文化”的转型。

“谁都没想到,湘子桥在亮化工程改造后,竟然带动了一座古城的发展。如今,这里的道路更宽了,街面更干净了,天也更蓝了。”在潮州古城内生活了几十年的潮州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别说在外打拼的人,就连他这样一直在潮州生活的人,对家乡近两年来的巨大变化也有点“始料未及”,真正是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数说

潮州高质量发展

过去一年,潮州的上市、挂牌企业增至55家;新认定“四梁八柱”企业56家;“广东老字号”增至26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位;外观设计专利审查、授权时间缩短8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增至20.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完成“个转企”1072家,增长88.2%;超亿元项目17个;产值超亿元企业增至344家;规上工业企业增至923家。在深化各项改革中,“绿色通道”列入事项157项,提速率达50.1%,工程项目审批整体时间压缩1/3;开办企业和不动交易登记办结时间分别压缩至4.5和5个工作日以内。

2019年,潮州围绕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以赴推进39项交通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筹建,计划完成投资约67.92亿元。包括:加快推进厦深铁路潮汕站站改扩容、梅汕客专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继续协调加快推进潮汕环线高速潮州段和大潮高速潮州段建设工作;配合推进宁莞高速潮州东联络线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潮州港扩建货运码头工程、潮州港公用航道一期工程项目以及潮州东大道、S231凤湾线等一批国道、省道、县道公路项目;科学编制农村公路规划,加快推进总里程约100公里的22个“四好农村路”先行路和示范公路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江海陆空、互联互通”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粤闽交通走廊和汕潮揭梅区域交通枢纽。

新闻推荐

潮州市委政法委召开座谈会 为潮州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本报讯(记者曾晓纯)昨天下午,市委政法委召开座谈会,听取湘桥区、枫溪区政法工作情况汇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小群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