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镇顶厝村:“输血”变“造血” 贫困村大变样
本报记者刘银璇
清新的空气、高品质的水源、错落有致的茶园……走进饶平县顶厝村,群山环绕的村落在初春的阳光映照下犹如世外桃源一般。如诗如画的顶厝村地处新塘镇西南面,是一个纯农山区村,没有工业污染,全村总面积5.3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000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茶叶、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是省定贫困村。
2016年4月底,顶厝村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后,由中山市东凤镇驻村工作队进行驻村帮扶,经过进村入户大走访调查,严格按照“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标准识别贫困人口,共认定全村贫困户52户、贫困人口126人,同时了解到顶厝村贫困户大多是老弱病残,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家庭种植茶叶居多,普遍卖茶青,价格低廉,产品附加值低。
自2016年确定建档立卡开始,新塘镇扶贫办即会同中山市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根据贫困户和贫困村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一村一法”脱贫攻坚三年帮扶规划,并在每年第一季度经全面走访核实后制定或调整年度帮扶计划,做到因户因人因村精准施策、针对性精准发力。同时,为助力加快脱贫攻坚,东凤镇严格按照省市文件要求,每年拨付自筹资金50万元到定点帮扶贫困村,三年累计共拨付自筹资金150万元,已全部到位。截止到2018年底,通过三年的精准帮扶脱贫攻坚,顶厝村已完成累计预脱贫126人,基本实现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脱贫达到100%。(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为力争产业帮扶从“输血”变“造血”,实现稳定脱贫,“达到真脱贫、脱真贫”,杜绝“虚假脱贫”的目的,驻村工作队帮扶顶厝村落实“一村一业”产业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帮助顶厝村发展传统茶产业,大力支持贫困户自助开发新茶园,有效帮扶有劳动力户脱贫致富。同时大规模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村内各类旅游资源集中整合打包,利用天然山坳发展旅游生态产业,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有效解决剩余劳动力。2017年帮扶贫困户转移就业、就近就业、自主创业34人;2018年帮扶贫困户转移就业、就近就业、自主创业36人。2018年贫困户转移就业培训47人,三年共计培训94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顶厝村到目前为止已实施三个帮扶项目,助力有劳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其中食来运转保本及固定收益项目,投入资金120万元,可为32户97人增收脱贫。该项目2017年10月落地。2017年、2018年均有收入,32户97人人均收益1060元,村集体年增收益3.5万元;大棚蔬菜种植项目,投入资金20万元,可为32户贫困户97人增收脱贫,该项目已在2017年12月落地,2018年户均增收250元;黑山羊养殖项目,投入资金30万元,可为32户贫困户97人增收脱贫,该项目在2017年12月落地,2018年户均增收375元。
从2017年开始,顶厝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要求和“一村一策”的思路,切实制定村庄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对村内的农田水利、饮水安全、村民用电、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发展特色产业等全方位进行帮扶,分步实施整村推进。到2018年底共完成新农村建设总投资740多万元,占项目总投资40%,完成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外立面美化和村道硬化、设施完善、特色风貌营造等7大方面14个项目的建设,同时完成畜禽集中圈养、危房改造任务、村卫生站建设、省级文明村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项目,达到省新农村示范村考核指标要求,为乡村振兴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饶平县政府2019年度第3次常务会议要求 规范预算管理 推进依法理财
本报讯为进一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透明预算制度,同时防范好政府债务性风险,让政府经济管理在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