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3年上海开埠后,粤人随之进入上海滩,到1935年旅沪粤人已达20余万人,在上海各行各业发挥着无所不能的作用 清末民国,广东人在上海办学校
粤东中学新校舍
撰文/供图 周利成
1935年7月15日,旅沪粤人薛沛韶在上海创办《粤风》杂志,社址设在北四川路。《粤风》为月刊,至1936年10月停刊,共出刊12期,以介绍广东历史、民俗、风物、名胜为主要内容。同年8月第二期中的《上海的粤侨教育》一文,报道了粤侨在上海开办的中学、小学、幼稚园概况,记录了广东人当年对上海教育的突出贡献。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至上海,敢为人先、长于闯荡的广东人随之进入上海滩,虹口是他们当年的主要聚居地,至1935年旅沪粤侨已达20余万人。他们在上海各行各业发挥着作用,可说是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以事业言,百货业有先施、永安、新新,工厂有南洋、永安,娱乐业有体育花园,旅栈业有矗立云端的新亚酒店,食品业有分店如林的冠生园,教育界有规模宏大的粤东中学,金融业有信誉久著的广东银行。以团体言,有广肇公所、粤侨商业联合会、潮州会馆以及广东旅沪同乡会。此外,公益方面还有医院、义地、失业救济等。
旅沪粤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开天辟地的武器,这个武器不是刀枪剑戟,而是上海的粤侨教育。据上海教育界统计,截至1935年,广东人在上海创办的学校,除补习学校和附设的幼稚园外,小学、中学共有38所,学生总数达7363人。旅沪的20万粤侨都能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他们中每27人就有一人在粤侨学校学习,还有部分进入上海的市立学校读书。
以小学教育来讲,广东人在上海创办的小学共有34所,计男校27所、女校7所;在校学生6076人,男生总数3971名,女生总数2105名。这些小学分为三类:一是设备完善、成绩卓著者,如广公、广东、岭南、邭光、广女、崇德、培瑛、维兴等;二是时值发展时期者,如培坤、启萌、永中等;三是深受着经济压迫、无从发展者,为粤侨学校的大半。这些学校的经济来源大多靠旅沪粤商资助,其中拥有图书馆者为18家,而能够在上海教育局正式注册立案者只有7家。
以中学教育来讲,粤侨学校有粤东、崇德、广东和岭南第四中学四所中学,学生总数为896人。前三所学校均取得市政府立案,唯有岭南第四中学时在申请之中。粤侨中学时在上海虽寥若晨星,却能蒸蒸日上,以粤东中学成绩最为卓著。粤东中学是上海粤侨的最高学府,也是沪上屈指可数的著名中学。该校拥有悠久的历史:1913年,粤籍教育家卢肇虔在上海北四川路清云里创办培德小学。1923年,在广东同乡会广肇公所的资助下,在北四川路横浜桥福德里,兴建三层楼新式校舍,更名广肇公学,卢颂虔任校长。随着学生日益增多,校名日隆,1932年又在水电路建设新址,并于1934年增设高中,改称广肇中学。1935年复更名为粤东中学。粤东中学连同附属小学暨幼稚园,共有1300余名学生,100余名教员。1935年4月25日,新校落成典礼时,上海教育局曾派人参加,对该校校舍、设备、行政、教学、训育与学生成绩均有极好的评语,并传令嘉奖。因当时粤侨学校多为普通科,对于急需的生产人才尚无培养,因此粤东中学拟筹办职业科,以重生产教育,借以为旅沪粤商打造开天辟地的利斧。
此外,旅沪粤侨共有幼稚园8所,均附设于各中小学之中,学生共391人。补习学校共6所,以业余商业、英文夜校、广东工艺传习所及白氏英专等校名盛一时。因均属夜校,学生人数每月时有出入,无从查考统计。
粤侨教育为上海各界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广东人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也大大加快了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新闻推荐
李欢欢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潮州市迅速召开全市重点工作推进会,号召广大领导干部始终把群众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