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懂得王昭君

潮州日报 2019-02-05 10:55

我坐在雁门关前的一处石阶上,想起王昭君。

来雁门关,不能不想到王昭君。《昭君和番》的故事,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史籍的、小说的、戏曲的、美术的、音乐的,二千多年来,有关王昭君的文字,汗牛充栋。尤其《王昭君出塞》的画作,更是无处不在:漫天风雪,和亲队伍北出雁门关,王昭君手抱琵琶,身披斗篷,坐在马上弹琵琶。所谓“千古琵琶马上声”即指此情此景。美则美矣,但总不免存疑,那么冷的天,手指不都冻僵了,还有心弹琵琶,还能弹得动?

昭君和番,史上确有其事。但她此举,是主动是被动?是无奈、是从容?是悲是喜?是恨是怨?历来众说纷纷,至今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恐怕永远也不可能有。

登雁门关前,记忆中储存一些与昭君有关的诗词、戏曲故事。对她此行是怨是喜,可以说泾渭分明。历史上看,最多是表达她心中的怨,别说她自己有一首“怨词”,代代诗词大家戏曲高手,音乐名曲,多是表达其怨。我们潮州音乐十大名曲不是就有一首《昭君怨》么?在我记忆中最为牢固的是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那一句“独留青[~公式~]向黄昏”。唉,自古红颜多薄命。杜甫此诗,最后落在这二句上“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对上述这些,我们的董必武老同志是极不表赞同的。他的诗如下:“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咏昭君》)他老人家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上看待一个弱女子,铁肩担道义,见识高远,该出手时就出手,既为自己挣来作一女人的权益,还为胡汉边境争得60年安宁,居功至伟啊。董老和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看法完全一致,不要历史上文学作品中那个悲悲切切出塞和番的王昭君,要写一个欢欢喜喜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并示意中国当代戏剧大师曹禺来写!曹禺是很听话的,接到任务,不顾年事已高,两度深入内蒙搜集素材,全情投入,终于写出个历史上全新的王昭君,演出后叫好之声充斥报刊。但是,一位敢说真话的艺术家黄永玉,给曹禺写了信,说他不喜欢他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一个也不喜欢:曹禺不得不佩服,把信装裱后贴在墙上,时时阅读,时时自省。

对于昭君出嫁匈奴一事,见仁见智,不足为奇,我都尊重。我小时候在乡下,就听过昭君和番的故事,民谣《百屏灯》也唱到。乡下孩子,知识贫乏。我只知道我们的乡亲不断有人去过番,就把“和番”与“过番”联系起来。“一船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这类儿歌是常唱的。我的舅父要去过番时,我见到外祖母和舅母目汁流个没完。我想,和番总也是凄惨事吧?所以,像《汉宫秋》这种写怨的剧本,杜甫写怨的诗,《昭君怨》此类音乐,总引起共鸣。

长大之后,我对王昭君更充满了同情。王安石说不能怨画师毛延寿,因为“意态由来画不成。”美女的韵致、神态是动感的,你怎么能画出来呢?我却想,即便能画出来,汉元帝凭一张画就会挑中她么。选美时,千挑百拣才得入宫,一蹲三年,未见君面。后宫佳丽三千,多少人成了白发宫女,老死他乡(京都)。聪明美丽的昭君,对自己的命运不知作过多少次思考。这些美女被选进宫时,第一希望是为皇帝看中,以后升为皇后。昭君在宫三年,看的多了,知道无望了。所以,知道有机会嫁到番邦去当皇后,虽然对番邦的了解,莫能如当今我们对一些发达国家的了解,明白那边生活光鲜,但总比老死深宫强吧。所以,她主动报名请行也完全有可能。但心中不可能跟《荔镜记》中的我潮乡亲黄碧[~公式~]五娘小姐那样,亲见陈三而喜欢上他,不惜与他私奔泉州。所以,当在金銮殿辞别汉元帝,元帝见她如此美貌,想留下又不好意思开口,只能投去深情一眼。昭君当然心领神会,覆水难收。她的怨恨就更深了。

19岁的王昭君,嫁与50多岁的呼韩邪。几年后,呼韩邪死了。昭君向汉朝新皇帝汉成帝请求回中原,成帝不准,令其从胡俗。按胡俗,她就得嫁给新单于,即呼韩邪的儿子。昭君成了新单于的王后,最后死在番邦,葬在大青山。

王昭君在呼韩邪死时,觉得自己完成使命,要求回中原而不能获准,她能不怨乎?

我敬佩董老的高境界,但我似乎更能体会人民对一位来自民间弱女子王昭君的理解与同情。千古琵琶马上声,代代续弹《昭君怨》。

眼前是雁门山万峰耸立,云天漠漠。我思考着王昭君,越来越觉得无法理解她的内心。随口吟了四句:

挺身和番出雁门,

是怨是喜两难分。

我来叩门关前石:

谁人懂得王昭君?

新闻推荐

《宝览南粤》走进潮州 感受木雕中的民俗和“年味”

走进“金光闪闪”的潮汕新年南方日报讯(记者/毕嘉琪黄堃媛)灵动可爱的明代木雕府楼猴、大气奢华的清代木雕金漆圣旨亭、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