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手记 “黑臭河”变成“景观河” 西溪东路(长美桥-湖厦桥)东岸水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本报记者詹妙蓉
实习生郑少妆
“现在的河水,比原先清澈很多,也不会发臭了。”枫溪区湖厦村村民苏姨感慨地说。这场变化得益于西溪东路(长美桥-湖厦桥)东岸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昔日污水横流、垃圾漂浮的老西溪,如今“变身”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
昨天,记者来到西溪东路湖厦桥东岸,只见溪水清澈明净,亲水步道和仿古石栏杆沿溪边延伸,远处草木葱茏,近处绿地如茵,沿路安装了古色古香的路灯,绿化带种植各色花卉,不时有行人到此散步游玩,溪流、景观带、行人融为一体,置身其间,甚为惬意。
记者了解到,污水垃圾、淤泥堆积让这条溪流一度成了“黑臭河”,附近居民不堪其扰。去年11月上旬,西溪东路(长美桥-湖厦桥)东岸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属于市枫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枫溪段)的建设内容之一,整治长度约1公里,包括河道清淤、污水截流、护岸修复、景观提升、生态修复等多项工程,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沿岸景观效果。
“截至今年1月10日,施工方已完成西溪东路东岸约500米整治工作,剩余约400米的改造工作正抓紧进行,计划在3月初完工。”据该项目工程经理李杰介绍,施工方组织人力机械,清除河道积存淤泥,改善水质;采用生态护岸形式对原有破损护岸进行结构修复,提高岸线亲水透水及美观效果;沿岸景观提升改造面积约5000平方米,设置连续绿化带、铺设彩色透水型地砖,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河道清淤充分凸显生态环保理念,施工队采用水陆挖掘机进行施工作业,配合转运船、全密闭运输车等专业设备,将淤泥运至存放区进行干化脱水,实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采访中,不少市民对老西溪的蜕变欣喜不已。附近居民黄先生感慨道:“想不到家门口的老西溪,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变化这么大。沿路风景很养眼,前来散步游玩的人很多,几乎可以媲美滨江长廊。”返乡大学生苏小姐说:“整治后的老西溪,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人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据了解,建成后西溪东路东岸将呈现水清岸绿、四季有景的生态效果,还将融入陶瓷、工夫茶等潮州特色元素,设置多处景观节点,为市民提供一个生态净化、科普教育、健身休闲的生态绿廊。
老西溪焕发新活力
“以前的臭水沟,今天大变样。”“家门口老西溪,不比滨江长廊逊色。”“晚上来这里散步的人可多了,非常热闹。”……采访中,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记者站在湖厦桥头,目之所及,清水绿植、碧波荡漾,老西溪面貌焕然一新。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曾经污泥淤塞、垃圾堆积、人人避而远之的“黑臭河”,如今是令人啧啧称赞的“景观河”。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重要的自然景观。西溪东路水环境整治项目改善了城市水质、美化了居住环境,是一项环境工程、民心工程。该整治工程还丰富了自然景观,融入潮州地方特色,挖掘出更多文化内涵,值得推广,有利于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近100人的施工队伍、15台挖掘机械,加班加点抢工期抓进度,西溪东岸水环境示范段的整治效果初显。这只是潮州市推动水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吹响枫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号角之后,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打出整治“综合拳”,雷厉风行开展水环境整治工作。
当然,治水还需护水,笔者认为,相关部门要深入推行河长制工作,以“铁”的手腕和务实的措施,打造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环保意识,使大家不乱扔垃圾、不乱排乱放,同时吸引更多的志愿“护水人”,全民参与、共同维护,全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可以预见,随着潮州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步伐的加快,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愿景指日可待,市民将会享受到“碧水环绕城市,城市回归自然”的生态环境,潮州这座城市也将更美丽,更具魅力。詹妙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新培)昨天,市城管部门针对节前“创文”专项督查中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开展整治行动。昨日上午,在市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