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铸君子之师 培育少年君子 潮州市城南中英文学校精心打造“和”文化特色教育品牌
面对席卷而来的新教育改革浪潮,潮州市城南中英文学校植根中华传统文化根脉,城南中英文人在继承中发展。现任校长李健是新一轮(2018-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在他的引领下,学校以名校长工作室为依托承接优秀的办学特色,以“提升文化品位,促进特色发展”为主题,植根中华传统文化根脉,提出“和煦阳光,和谐校园”的办学定位,弘扬“和”文化,建构“和”课堂教学,推行“君子教育”,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环境下国际教学模式,打造“和”文化教育品牌,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围棋特色学校、“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广东省ETEM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学校、粤东青少年创客教育联盟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
以“和”文化为依托
推行“君子教育”特色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之一。自“和”字出现于甲骨文中,便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个体自我、人与自然、个体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在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中,“君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是立人兴国的道德基础,也是学校育人的理想目标。在学校推行当代君子教育,培养君子人格,与今天倡导的“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学校以“和”文化为学校文化,积极推行“君子教育”,主要从以下四点做起:
第一,以“和为贵”组建团队建设。以“和”作为学校的工作、生活准则,作为个体与团队共同的追求,以此获得专业发展,享受职业幸福,同时学校也可获得稳定持续发展。
第二,成就一支君子之师。学校积极开展“强师工程”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结对子”等形式,加强师资学习培训,跟岗送课,分享反思,成就一批执着于“有教无类”的教育价值追求、充满“仁者爱人”的教育情怀、醉心于“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有追求、有信仰、有道德、有正气的教师。
第三,培育“中国心,世界眼”君子少年。学校在坚持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从“做翩翩君子、彬彬君子、孝悌君子、正人君子、谦谦君子、铮铮君子”六个板块开展君子教育;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编写国学、诵读、吟唱等校本课程;强调仪式感,举行隆重而又简朴的“开笔礼”“志学典”等仪式。
第四,创设议教助教的广阔平台。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向社会和家长推送学校办学动态、班级管理要求和学科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利用网络开展家长、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建议,有效和谐了家校关系;拓展社团活动,开设“"和"讲坛”,合理引进家社的优势资源;成立家长志愿者服务队,鼓励家长主动参加,言传身教。
构建“和”校园文化
营造君子成长环境
以“君子教育”为核心,学校提出了“以爱育爱以德立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办学理念,将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质的君子之人,具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和创新力的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一)构建“阳光和煦”校园环境
学校大厅展示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题写的“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校训,各办公室悬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教风、“和而不同泰而不骄”的师风挂幅,教室显眼位置贴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报国志”的学风,教学楼外墙嵌着“今天我为城南自豪明天城南为我骄傲”的誓言,处处渗透着文化育人的氛围。
(二)构建“君子之师”教师成长环境
学校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四观”为导向,借助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先生专述文章《“和”的文化内涵》为辅助,采取自上而下“边学边推”的学习策略,先在行政层面展开学习讨论,在认知明晰、统一的基础上,进而逐层推向教师、学生、家长。循序渐进的大学习大讨论,掀起了学校全员对“和”文化内涵的深入探讨和理解热潮。
开发“和”文化校本课程
推进君子文化建设
在“和”文化引领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博采中西方教育之长,融入地方特色课程,依照学生需求作调整,富有机动性、多样性与弹性,强调“和而不同”的活动过程。
(一)课程结构
“和”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分为了人文求索、科学探究、国际交流、艺术审美、体育运动、品德教育六大类。每类课程又分为三个层次,以国家基础课程为基本课程,拓展了基础必修和个性选修两个不同层次的课程。
1.科学探究课程。科学探究课程以数学、信息技术为基础,开设了数学日记、防震防火防电等基础必修课,以及趣味数学、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机器人、小创客个性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创意的平台,不仅提升了逻辑思维,更真正体验到了科技改造生活的乐趣。
2.国际交流课程。学校主打英语特色,因此在英语课的基础上,开设了英语角基础选修课,以及课本剧配音、英语脱口秀个性选修课,并通过课程设置、教材选配(采用香港牛津教材)、中外教师聘用等方式培养学生纯正地道的语音、系统的语言基础知识、广泛优质的中外文化知识及英语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
3.艺术审美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校在音乐、美术国家课程基础上,开设了潮州手工艺制作基础必修课,以及手工制作、书法、舞蹈、器乐、潮剧、珠绣等个性选修课。
同时,通过挖掘潮州传统文化的渗透,学校把潮人文化的精髓和获得融入到艺术社团活动,将潮汕大锣鼓、潮州歌谣、潮剧、潮绣、潮州麦秆画、潮州蜡石、泥塑等富有乡土特色的潮州文化与校园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从艺术活动中收获了美的享受、技能的提高和品德的熏陶。学校大锣鼓表演《鼓舞童年》获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银奖。
4.体育运动课程。为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学校在体育课基础上,开设了快乐课间唱、啦啦操基础必修课,以及乒乓球、三棋、田径、足球、篮球、跆拳道、武术等个性选修课。
(1)围棋特色。学校设立围棋校本课程,将棋文化的传承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探索“以棋启智,以棋养德,以棋育人”的德育教育实践。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围棋特色学校”。
(2)足球特色。学校组建了校园足球队,真正意义上让足球回归体育,以此增强学生体质、培育团队意识。2017年被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二)校本教材
为落实“和”文化课程目标,学校通过家、校、社合作,挖掘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编写了一系列校本教材,教材的基本编写原则有以下四点。
1.学生兴趣为基础,关注学生个性。以趣味性、多样性、艺术性、知识性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开发的《围棋》校本教材,将棋文化的传承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棋品棋德的养成。
2.体现校本特色,优化课程结构。我校是一所中、英双语学校,所以在英语学科课程上,我们选择了包括:PE英语教材与校本香港英语教材互补;中方教师与外方教师的教学互补;国际文化理解与语言体验活动互补;香港电子英语阅读及阶梯式文本英语阅读互补。
3.紧贴课程改革脉搏,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不再陌生,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学校与地方高校合作开展STEM教育实践研究》,并依据课题,开设小创客社团、机器人社团。
4.融合地方特色资源,传承传统文化。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脚下的这方水土,感受活色生香的潮汕,我们选择了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韩山师范学院校长林伦伦等人主编的《潮汕文化读本》作为校本课程教材,分年级开设了基础性必修课程——从生动的童谣、故事与诗词、散文引发一个个知识点,了解潮汕地区的衣食住行、风俗、礼仪、历史、人物。
发挥“和”课堂优势
渗透君子道德言行
课堂是践行“和”文化的主要阵地。学校在已有预构、导构、自构“三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和”为特色,进一步提出坚持“和而不同”思辩教学原则,积极创设“和谐共生”的课堂生态环境,努力达到“和谐共振”的理想教学目标,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和”课堂。
(一)“和”课堂体系构建
1.“和而不同”思辩教学原则。他们的课堂要求教与学过程当中,师的教和生的学都应遵循“和而不同”思辩原则,即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思辩,即思考辩论,要创设敢想、敢说、敢辩的课堂,因此要求老师的教学目标都是预目标,课堂上每一个教学设计,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学会倾听、善于讨论、大胆发言,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合作者、支持者。
2.“和谐共生”课堂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是指课堂教学环境当中的人与人、人与物(设备)、物与物之间要尽可能和谐相处,优化整合,相得益彰,而不是摒弃一方,依赖另一方。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师生和谐;二是相知相生,互助互进,生生和谐;三是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身心和谐。
3.“和谐共振”理想教学目标。“和谐共振”是借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相容、情感相通,从而达到和谐共进的一种最佳状态。学校以知识和能力为主线,以过程和方法为核心,以情感和态度为动力,采用最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最精要的教学获取最大的学习效益,从而达到师生“和谐共振”的终极目标。
(二)“和”课堂教学培训策略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和”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们采用“五课并举”的教学培训策略,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达标课,教研组内的公开课,实验教师的跟踪课,为教师搭建践行“和”课堂的平台,力促“和”课堂的构建。
一是示范课,以学科为单位,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用直观新颖的教学方法,传递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手段。二是汇报课,主要针对刚踏进教师行业的新教师提供锻炼教学功底、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三是达标课,本着“人人参与,人人获益”的原则开展,根据学科课题加强教改教研,深化课题教学,使课题教学有较大的提高。四是公开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一种主题鲜明任务明确的探究课,通过特定课例来呈现执教者对某个教学问题的思考和追问。五是跟踪课,目的是落实青蓝工程培养计划,以徒弟上课、说课、反思为主,以师傅主评为指导的活动。
完善“和”文化保障机制
掀起君子“海潮效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伟大目标和宏伟构想的学校,在有完美操作方案的同时,必须还要有完备的规章制度支持,并要建立起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他们充分认识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对学校领导考核的范畴,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学校行政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一把手亲自抓、相关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全员参与、全程运行、全面落实。
(二)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经费投入
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设立专项资金,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健全规章制度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紧紧围绕“和煦阳光,和谐校园”的办学定位,深度发掘“和谐为文化”的校本资源,大力弘扬“和”文化,不断完善“和”文化制度建设,学校再次修订了《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师个人成长考核办法》《教师晋级晋档实施办法》《优秀级段评定办法》,又制定了《城南中英文学校“师徒结对”活动方案》《城南中英文学校名师工作坊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决策体制、完善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实现决策的程序化、科学化,特别是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使学校各项工作处处有规可依、事事有章可循,为广大家人创造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学校以“和”文化为学校文化,积极践行“君子教育”,使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都能感受到这是一所“阳光和煦”的校园,都愿意由衷地把学校当成共同的家园,才能使办学特色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天行
本版文/图均由潮州市城南中英文学校提供
新闻推荐
打造交流合作新平台 探索传承发展新路子 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开幕
本报讯(记者余育闺)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驻潮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2018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昨天开幕。中国纺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