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化腐朽为神奇 记饶平县木雕师傅许林通
本报记者郑新培
从构图到雕琢,从线条到装饰,每一个细节的刻画,他娴熟而精湛的技艺令人敬佩;从木材选择到雕刻完成,每一步他都精益求精,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近日,记者走进饶平县黄冈镇木雕师傅许林通的工作室时,他正在专注地雕刻着,随着刻刀上下翻飞,片片木屑洒落,不久,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木雕便初现雏形。
1957年出生的许林通是原饶平县工艺木雕厂技术员,是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72年,由于家庭贫寒,年少的许林通不得不出来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机缘巧合之下,许林通进入饶平黄冈工艺厂木雕组当学徒,从此开启长达四十余年的木雕艺术生涯。“年少时我坚信,只要学会一门手艺活,一定能养活自己和家庭。”许林通说。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他刻苦学习木雕,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进行创作。
“一件精致的木雕作品,从原木到成品出炉要经历设计、打毛坯、做细、打磨、抛光、包浆等多个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许林通告诉记者,手工木雕要求在方寸之间挥刀如笔,刀到手到,心到眼到,需要数年如一日的修炼。例如对一个人物的雕刻,下刀或轻或重,每一笔每一划,都能造就不同的人物神态。为了达到要求,许林通须尽力控制好每一刀的力度,他平均一天要雕刻十余个小时,而要完成一件让他满意的作品,时常要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在许林通的工作室,一件宽约半米,长约两米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这是许林通的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布局疏密有致,层次穿插合理,人物形象突出,密而不繁,整个板面凸显飞扬灵动气势,神韵俱佳。“这件作品我借鉴了敦煌莫高窟佛像的雕刻手法,并与潮州的传统人物雕刻技艺相结合,人物显得更有神韵。”许林通介绍,该作品创作历时将近三年,每个细节都承载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是他四十多年坚持潜心修艺的最好体现。
“我注重保持木材最原始、最自然的形状,一直向往和追求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许林通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了一块木料,这块木料对于常人来说十分平常,但对受木雕艺术熏陶的他来说却大有不同。他发现该木料芯已天然淘空风化,显得神秘虚幻。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他萌发了创作《蟠桃赴会》的想法。不过,这块木料在制作工艺流程上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需要熟练的制图,笃定娴熟的刀工,还要考虑各个角度的协调视觉效果。为此,许林通日思夜想,反复推敲,按照材料的厚度、质地、纹理进行总体规划,整体设计,形成方案,做到胸有成竹,方着手进行雕刻。如今这件作品已初见雏形,从凡间到天庭,从凡人到神仙,每一位人物,每一处花草,每一朵云彩都惟妙惟肖。“匠心所至,定能化腐朽为神奇。”许林通说。
许林通醉心于木雕艺术,却一直淡泊名利,鲜有作品参加比赛评选。不过,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他的木雕工作室常常有木雕爱好者慕名而来,作品被一些民间艺术馆收藏。去年7月,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饶平方言组开展调研活动,在许林通的作坊中,发现他的作品极为精巧,为之赞叹。专家们认为许林通的木雕作品可作为饶平传统手工艺术代表,并计划将其作品作为饶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留在中国语言资源专门的数据库和网站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强化禁毒宣传工作,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力度,近日,饶平县启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来到饶平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