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意境: 黄国钦散文的乡土情结
● 姚则强
在粤东乃至广东当代作家中,黄国钦以散文创作著称。他的笔总是饱蘸家国情感,用散文的体式抒写一首首乡土之歌,袒露他“地之子”的情怀。其散文艺术世界,一方面是在散文中描绘一幅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风情画卷,另一重要方面则是唱给故乡的深情恋歌,同时也载负变革时代所蕴含的内心隐痛。
黄国钦散文大部分感人至深的作品都书写了潮州这座小城,特别是流经这里的母亲河韩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山川景致的沧海桑田到浩淼历史的风云变幻,黄国钦的散文不仅抒写了韩愈刺潮以来对这片乡土波浪壮阔的大情怀,也写尽各色平凡人生抽丝织锦般的小情怀。然而,这些抒写和创作的背后,不管是写人写物,都蕴含了潮州山水的气质和风韵,并在其散文中贯穿了一种人文情怀的气脉,笔者称之为“水韵意境”。
陈剑晖在论文《“原乡精神”的优雅书写——评黄国钦的散文创作》中认为,黄国钦的散文是一种带有“原乡精神”的优雅书写。同时指出,黄国钦立根潮州,致力于挖掘“原乡精神”,而他的创作视野,却连接着人类的普遍经验和变动着的岭南精神。黄景忠则在《潮汕新文学论稿》中以“诗性倾述”来概括黄国钦散文的抒情和语体特点。他认为,黄国钦散文艺术魅力在于这种诗性倾述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的语调和方式非常能感染人。
黄国钦散文世界的重要一面就是以独具的灵性和极大的热情去描绘一幅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风情画卷。“到我懂事的时候,广济桥已经衰败了。但是,油画家黄孝仁的布面油画《湘子桥》,却让我刻骨锥心地震撼……一株倔强的鸟榕,在左边桥墩的半壁上顽强地长出来,翠绿着枝叶,虬屈着根系。那一刻,我想哭。一种生命的力量浇灌了我!”(《广济桥记》)在文中,黄国钦把全部的感情寄寓在丰富的历史人文叙事中,通过在宏大历史与现实背景中的人物描写,呈现对广济桥的传神描绘。
在另一篇题为《向南的河流》中,黄国钦写道:“生长在潮州这块土地,每天每夜,总有一种异样的神韵在吸引着我,昭示着我,那是一种遥远历史的回声,那是一条丰沛大河在澎湃,那是冥冥中远古的先民在吟哦。”“我曾经在一个初春和四个孟夏,溯流而上,欲穷尽这条从远古流淌下来的河流……”作家在回溯母亲河韩江,在追溯历史足迹的过程中,探索地方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特别是引入对韩愈的追怀,甚为感人。相较于现代化的巨大背景,这样一种乡土的写作,悲观一点说它恰恰有一种挽歌式的成分。挽歌并不是说我们要来歌唱和咏叹,不仅仅是如此,而是在我们关注到时下自媒体的强势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的同时,能关注人的内心,这非常重要。这种挚爱乡土的颂歌式的眷恋,甚至很有些悲悯的情怀。
在《韩江流过潮州古城》一文中,黄国钦写道:“徜徉潮州街头,我总有说不出的亲切,灵山秀水,古屋老桥,还有奇妙的饮食起居,一杯潮州工夫茶,一席清淡潮州菜,一曲婉丽潮州戏,都让人怦然心动,久久流连。”“潮州的民居是很别致的,一条大街,无数深巷,掩藏着很多玲珑的院宅,青瓦、粉墙、木屏风、栏杆门、门肚凹进,天井种莲。下雨了,路人就往门肚里一站。这是,瞧一眼一种韵味,嗅一口一股清爽。”其实,这种“灵山秀水”早已幻化成一杯清茗,一曲潮音,如从天而降的春雨,孕育了潮州和潮人的生命与情怀。
作家常站在信息化时代,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我们的乡土,去审察人的生存状态,并寄予深刻的反思。这就是黄国钦散文中体现的一种丰盈的、具有水一般的质感书写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的锻造,有赖于作家主体情思的外化。
散文适宜抒情,特别适宜抒发故乡和乡土的情怀,将心灵世界对亲朋故园、对人生世相的追慕与感怀,将记忆中的生命印迹寄寓于笔下的文字。一方水土影响一方人的精神文明,也造就一方人文的精神世界。这种诗意的表达也是对精神归家的身体力行。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香港10月18日电(记者丁梓懿)纪录片《百年巨匠——饶宗颐》18日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举行开机仪式。该片主要讲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