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潮州在行动 打出扶贫组合拳 托起群众致富梦

潮州日报 2018-10-17 10:59

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本报记者杨燕芳

白墙黛瓦荫满径,高耸挺拔厝角头。走进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青山碧水之间,波光粼粼的鱼塘、平坦笔直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潮味民居、正能量满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村民们写满笑意的脸庞,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根本无法想象,原先这里竟是省定贫困村,而今却已悄然逆袭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不少地方的村干部纷纷前来学习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经验。

事实上,狮峰村只是潮州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典型之一。面对脱贫攻坚的硬仗,潮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系统性、前瞻性、战略性思维,全面加强基层党建,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扶贫各项工作,力求探索出一条具有潮州特色的扶贫道路,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扶贫贫困人口动态管理视频会议中,潮州市扶贫数据质量暂列全省第一位。

筑牢政策兜底保障线

解决因病致贫最痛点

和狮峰村同样发生喜人变化的还有村民吴惜香家的境遇。“真的非常感谢大家,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村干部,如果没有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帮忙,没有医疗救助,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啊!”躺在床上的吴惜香一看见村干部,马上颤颤巍巍地坐起来欢迎。谈及目前的生活,她又忍不住要流泪,“真的太感谢大家了!”

吴惜香今年82岁,失明多年的她脊椎也不好,经常要卧榻,儿子也身患疾病。去年9月份之前,他们一个月需要花几千甚至上万的药费,“参加了医保,也不知道可以去哪里报销。”现在,有了医疗救助,他们在医院挂号直接享受特殊门诊待遇,一个月只需花几百元,而这些费用也有各种补贴政策兜底。“终于再也不用发愁我们母子的医疗费了。”

像吴惜香一样的重病或者有残疾的农村贫困人员,是脱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潮州将近七成的贫困人口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为解决这一痛点,去年市里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潮州市关于困难群体医疗保障救助的实施意见》,将全额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取消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满额实施医疗救助比例,实施扶贫慈善医疗救助等纳入其中,最大程度精简了医疗报销手续,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全面解决贫困户因病返贫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满额实施医疗救助比例方面,凡是在潮州市就医的,医保报销后的合规医疗费在最高限额内按100%比例给予医疗救助,截至9月底累计实施医疗救助1192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077万元,大大提高了贫困病残人员的医疗保障。同时,针对一些贫困户患大病自负费用高的情况,潮州市还开展“千企帮千村”工作,并由潮州慈善总会开设“精准扶贫专项医疗救助”,加大对患重病贫困人员的救助。市工商联也发动爱心企业捐助,对患大病的特殊困难贫困户按每户1-5万元给予救助。吴惜香去年便领取了3万元的补助,家中负担大大减轻。(下转02版)

(上接01版)

精准施策多维增收

在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保障政策后,如何为贫困户增收创收,也是潮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饶平县樟溪镇英粉村是广东省新时期精准扶贫帮扶村,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27户83人。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英粉村“两委”干部一直努力在产业扶贫方面下功夫。目前,光伏发电扶贫、代养鸡扶贫、苗圃种植观光基地等项目均已落地见效,平均每年可为每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增收1400元左右。现在的英粉村正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定位规划,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和“人工入股”等方式参与风景树种植基地建设,助力精准脱贫、乡村振兴。

不仅仅英粉村,浮滨镇黄正村、三饶镇溪西村以及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铺头村等一批贫困村也基本实现一村一品,并以专业合作社和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为载体,通过农业产业帮扶、资产性收益项目建设等,逐渐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联结带动模式,扎实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潮州市建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便是众多积极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企业之一,目前通过向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产品收购销售服务,已直接或间接示范带动了1565户贫困农户发展优质水果、水产和生猪养殖。同时,积极配合推行“贫困户+金融机构+公司”等投资扶贫模式,使贫困户零风险享受政策红利,每户小额贷款贫困户每年可获得收益3000元。而政府也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形成互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2017年,潮州市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参与产业项目4794户,贫困人口参与资产性收益项目28061人,平均每户都有产业项目或资产性收益项目,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

扶贫先扶志

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

“我这辈子的梦想就是能住进属于我们的新房子!”家住浮滨镇黄正村的杨婵娇告诉记者,如果不是精准扶贫的政策让他们家重新振奋了信心,她一辈子都无法想象,自己真的能在年底搬入新房。

杨婵娇的丈夫杨党玩患有慢性肺梗塞,她自己又骨质增生,虽然勤快赚钱,但家里一直只够勉强维持温饱。去年,由于医疗补助政策的出台,杨婵娇家的医疗费总算有了着落,儿子也在村干部的鼓励和说服下外出务工。

杨婵娇算过账,去年,村里资助她买了20只狮头鹅苗,年终按照市场价售出,净赚近五千元;新开垦一亩茶地,收到种养奖补资金3000元,老茶地年收入5000元;村集体投保分红4000元;儿子务工补助每年3000元。“新村工地有活儿我也去帮忙,也有一些收入。”杨婵娇面带笑容地说道,“虽然还需要借点钱才能买到新村的房子,但总算日子有了盼头,有了希望。”

黄正村驻村第一书记邢华龙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精准脱贫,首先将贫困户分类,看他们是否有劳动能力,以前是做什么的,通过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来脱贫。”英粉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锡钿也表示,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一定要争取让他们自己想脱贫。“逼着他脱贫,那是永远脱不了贫的。”

为了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潮州市坚持“以奖代补”,对实现创业就业的贫困劳力给予奖励,切实鼓励贫困劳力积极就业。像杨婵娇这样,本身有种茶树的经验,便鼓励她开垦新的茶地,给予种养补贴;她儿子本身有劳动能力,可以外出务工,便鼓励他出去打工,每年帮他按工资的10%申报务工补贴。“只要想劳动、愿意劳动,我们就支持和帮扶。”吴锡钿说,“扶贫在于扶志,这才是最关键的。”

坚持党建引领

建强基层堡垒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贫困村要脱贫,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得有个好支部。

“以前的狮峰村可不是这样的,又穷又脏又乱。”狮峰村党支部书记李统伟指着村里整洁宽敞的文化公园说,“这个地方原先都是违章建筑,废弃的猪牛栏、公共厕所。”村庄华丽变身的背后,是村“两委”干部坚持一公解万难,主动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结果。

李统伟,早年在水产养殖业摸爬滚打,后来建立起自己的企业,4年前,明知“村干部不好当”,却将企业交给儿子,毅然返乡支持家乡建设。当上村支书之后,李统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村里的优势,帮助村里大力发展渔业养殖,由他所创办的公司提供鱼池、技术、管理及销售,合作贫困户提供鱼苗和饲料,通过公司带动提高贫困户的收入。目前,该村“两委”干部除了李统伟这个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村支部书记,还有现驻村第一书记邹崇颖,淡水鱼养殖老板李锡文,大学生曾宪哲、李晓圳等,平均年龄仅44岁,强有力的党支部让狮峰村走上脱贫攻坚的快车道,现在,全村贫困户已从49户减至5户,贫困人口从141人减至19人,离全部脱贫仅一步之遥。

近年来,潮州市坚持强化“党建”这一核心,以党建促扶贫,在配强优化、提升组织力战斗力上下足功夫,通过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党员干部队伍,使之成为精准扶贫的主体力量,带动全村脱贫奔康。

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方面,潮州市结合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选拔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同时,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全面向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村和社会治安突出村派出第一书记,探索安排新入职公务员、事业编工作人员到农村挂职锻炼;实施一系列党建创新动作,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赴高校学习培训,定期举办“村书记论坛”,大学生“村务助理”招聘,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建立推行基层党建督导员队伍,有效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量。

此外,为了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的领导责任、帮扶责任和监督责任,潮州市加大市级脱贫攻坚帮扶力度,进一步落实市党政分管(对口帮扶)领导“包片”、市领导“挂村”和市78个单位“帮村”工作责任,并将市有关单位挂钩帮扶工作纳入市直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通过领导带头,干部落实,分工协助,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至2017年底,潮州全市累计预脱贫人口34402人,有劳动力预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49元,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5元,按时完成省下达的阶段性任务。

摆脱贫困,冀以小康,这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是我们不断奋斗的目标。在打好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潮州正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措施,镌刻出脱贫攻坚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

新闻推荐

关爱老人 福彩同行 潮州福彩组织福利院老人金秋游

■福利院福彩志愿者们搀扶老人们参观。新快报讯记者陆妍思通讯员陈新腾报道重阳节将至,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