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风物入画来 □ 陈然

潮州日报 2018-06-26 09:37

关注画坛的人大多知道广东有一“水乡画派”。广东钟情水乡题材的画家很多。我印象深的便有潮汕、肇庆、惠州等地作者。著名山水画家林丰俗,他的作品题材大都为水乡村居,而且潮汕韵味十足,岭南风情动人。

近期,我读到了新进画家的一些佳作。有一位青年画家马国民,从事院校的美术教职。课余喜作花鸟画,多画雀登梅枝、石桥泥涌、芋艿番鸭、乡童牧牛……这是潮汕水乡的田园景致,体现的是岭南生活情趣。让我惊讶的是,这位频频将潮州风物入画的画家,不是我想象中的本土人士,竟是一位旅居潮州的山东大汉。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道不轻松的课题。若继续沿用以往的眼光,潮州水乡田园似乎只是蓦然发现的,有待观照的他者。许多当地作者或许厌倦了当地的种种风物,反将注意力投向了北国边塞、白山黑水,在陌生的领域里寻寻觅觅,泼墨施彩。马国民在湖北攻读了大学美术之后,工作、生活于潮州已经多年,他经常深入到乡间田园写生,有一种“日久他乡成故乡”的情怀,也有当代潮汕家园的新移民的感觉。古代画家尚有“笔墨须随时代而行”的观点,当代人,若添上“笔墨须随地域而变”的新体验和新的表达方式,更显得创作的丰富多彩。

试以马国民的一件蕉林听雨系列题材的水墨画为例。蕉、鹅是备受古代文人雅士青睐的题材。“转颈蕉阴下,苔痕映掌红”是其常见的图景。宋代的黄庭坚题鹅画,甚至有“箭羽不沾春水,籀文时印平沙。想见山阴书罢,举群驱向王家”的吟咏,暗含了王羲之以书法《黄庭经》换白鹅的美丽典故。

马国民的作品,没有老套士大夫气的发挥。他走的是亲民贴地气的一路,画面截取的是韩江之滨的水乡一角:数棵高大的蕉丛,肥大厚实的绿叶或舒展或下垂,占据了五分之四的篇幅。两只健硕的鹅安然立于平沙曲岸,闲视清波,一只引颈吭叫,另一只喋唼绿萍;它们腹如白雪,灰羽黑翎,加之大块橙黄的肉瘤状头顶和橙红色的脚蹼趾,一看就知是潮州狮头鹅的样相!远处水天相连,云烟渺渺,正如画者描绘“林间溪水潺,涓涓岁月情。风雨路遥同珍重,不负尘缘不负卿。”留给人以开阔的想象余地和不可说的禅意画境。

在当今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情越来越稀有,乡土与平凡不知不觉已变为一种奢望。如今,留下的或只是一种惆怅,一种无言的乡愁。我想,“日久他乡成故乡”,马国民是初步做到了;若持之以恒,努力地以他个性化的理解和创意,在新作之中画出寻常之景的新意味,则可望一步步迈向“年深外境即吾境”的新境界也,我们期待着。

新闻推荐

潮州市首个“新时代文明传习所”昨揭牌 传承优秀传统 培育文明新风

本报讯(记者余育闺)昨天上午,潮州市首个“新时代文明传习所”和湘桥区好人馆揭牌活动在湘桥区太平街道义井巷举行,拉开了...

 
相关新闻